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详细内容
 
革命圣地延安四位老太太撑起慈善一片蓝天

革命圣地延安四位老太太撑起慈善一片蓝天


   本网讯(胡运森)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传统与时代在这里交织,革命与慈爱在这里凝炼。风云际会,玉汝于成,成就红色之都,荣获“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七星级称号”的慈善大爱之城。2002年延安市慈善协会成立后,全市13个县区慈善协会相继建立,他们始终坚持以延安精神发展慈善事业,以慈善事业丰富延安精神。紧紧抓住为人民服务宗旨,多解群众之难、善谋百姓福祉、力促社会和谐,逐步形成了“政府有力推动、协会深入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慈善格局,为助力延安脱贫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市13个县区慈善协会当中有四个是女会长,她们曾经有的是铁姑娘、劳模,有的是优秀党员、巾帼英雄。她们都有一个“慈眉善目、温暖爱心”的共同特征,在县级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撑起了延安慈善一片蓝天,如今她们都已近七旬的老太太,仍在为这里慈善事业发展默默地奉献着!

宝塔区马维:劳模本色默默奉献


  今年70岁的马维,曾经被称为铁姑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勇于改革创新、铁腕治厂而享誉全省的原延安塑料厂女厂长。后被破格提拔为宝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多。2008年退休后,区上又把宝塔区慈善协会会长的担子压给了她。

       要搞好慈善事业,募集慈善资金是关键。马维积极奔走、四处化缘,截止2019年底,区慈善协会募集善款2526万元,实施社会救助项目68个,发放救助金2234万元,惠及贫困群众47400多人。

       在长期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的马维,深知厂矿企业和农村中,有一些老党员、老劳模、老北京知青,他们当年曾流血流汗,为宝塔区乃至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做出过贡献。马维将他们作为重点关爱对象:每逢春节、五一劳动节、重阳节时,向这些老人每人发放救助金3000元。还在八一建军节、六一儿童节,看望慰问老复转军人和社会孤儿,以及家庭困难学生,谱写了宝塔区的“双拥”新歌,同时关爱下一代的成长,每年发放救助款数22万元,送去了慈善的温暖。

       宝塔区还实施了社区共享餐厅建设项目,让老年人每餐仅花5元钱,就可以享用荤素搭配、清爽可口的四菜一汤的饭菜,而且残疾人、环卫工人、低保户等人群,也可以享受同样的优惠。目前已捐助了15个社区共享餐厅。

       市上实施“三城联创”建设以来,宝塔区为响应,开展了“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卫生城市建设活动。宝塔区设立了“垃圾兑换银行”,群众可以用捡拾的烟头,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马维筹集资金35万元,向“垃圾兑换银行”先后捐赠米面10000袋,为5636名市民群众和环卫保洁员兑换了米面,为延安的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出了力。

       马维坚守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退休初衷不改,她曾先后荣获“陕西劳模”“三秦善星”称号,受到省、市、区12项荣誉,为宝塔区的慈善事业发展无私地奉献着。

吴起县康秀莲:中国好人钟情慈善


  2019年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全国共评出98位“身边好人”,吴起县慈善协会会长康秀莲名列其中。这是康秀莲在多次被授予“三秦善心”“陕西好人”后,获得的又一项荣誉。

      康秀莲入选“中国好人榜”实至名归。延安市慈善协会项目部部长韩成林在《赞康秀莲》中写道,“红色吴起康秀莲,退而不休恋慈善。德高望重躬力行,精准扶贫点面全。牢记使命守慈善,爱洒百姓多赞誉。荣登中国好人榜,神州大地美名扬。”康秀莲的儿子宗晓郁在撰文中写道:“我们应该学习母亲的奉献精神,做一个有事业心的人,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面对家庭勇于担当;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学会回报,感恩他人。”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是对康秀莲的一生和她所从事的慈善公益事业的最好评价。

       1951年,康秀莲,出生在吴起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当过民办教师、文艺宣传队员、团县委书记、妇联主席,能歌善舞,擅长写作。后来,她又转任吴起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干得风生水起,在吴起干部群众和老百姓中赢得了好的口碑。她在担任副县长的13年中,所分管的6项工作获得了全国先进。

       2010年,从县人大副主任退休后,她用半年时间编撰出版了《足迹》一书,并每天坚持练字作画,过上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可当组织再次让她接任县慈善协会会长一职时,她没有犹豫,更没有推辞。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这就是康秀莲一生对工作的信条。2016年春节刚过,她回到了家乡,重新开始了她人生的又一次新的长征。从此,她奔走于各企业家、吴起籍在外知名人士之间,广泛宣传慈善事业,马不停蹄,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吴起县慈善协会从2016年以来,共募集款物 2710多万元,实施慈善扶贫项目40多个,惠及贫困群众29000多人,为助力吴起脱贫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延川县高凤兰:把心留住让爱盈世


  她一辈子没当过干事,却干了一辈子事,她一辈子,一直在为大家,却没有顾家。出身农家,她深爱着陕北这片黄土地;从政多年,她立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投身慈善,她情系老区穷苦乡邻,她为别人擦干了眼泪,自己却流下了眼泪,她是延川县慈善协会会长,2017年“中国好人”“中华慈善奉献奖”荣誉称号获得者高凤兰。

       高凤兰,在中学时就入了党;她当过村支部书记;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退休后,她又成为了延川县慈善协会会长。

       2008年,延川县慈善协会成立,当时全县有216个贫困儿童、6180多名残疾人、2.75万低保户。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只要有困难的家庭,她都去家里看,想法帮他们。这些年,曾在延川工作和延川在外的成功人士越来越多,高凤兰与他们主动沟通,先后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中爱心企业建立了联络关系,与35个爱心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2年11月底,延川县商贸大楼发生火灾,201家商户生活遇到困难,高凤兰筹集善款善物合计258万元,为商户们发放了8个月的生活补助费。

       2013年7月,延川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特大自然灾害,全县过半人口受灾,8.5万人无家可归,高凤兰募集赈灾款物370万元,及时发放到灾民安置点。

       国务院原副总理、陕西青促会名誉会长吴桂贤捐赠棉衣、春秋服装3191件价值104万元;全国公益雷锋范跃宁个人捐赠4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47名,还为延川促成慈善项目30多项,引来数百万捐款;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慈善促进会执行会长徐镱轩引进了多个救助项目,捐资超过1000万元;韩国衣恋集团在延川设立了“衣恋阳光班”,捐资捐物540万元。

       另外,共筹资367万元在赵家河村开展产业扶贫项目;今年募集善款360万元助力抗新冠肺炎疫情。

      12年来,县慈善协会筹集善款物近4000万元、实施慈善项目46个、开展各项救助活动300多次、资助贫困大学生1758名、资助贫困中小学生7138人次、慰问贫困群众近10000户、为16000名贫困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793人、为12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了手术、为陈家塬饮水上塬受益群众达50000多人次。

       高凤兰的老伴患肺癌、肠癌病多年,去年离世。高凤兰说最感激的人是老伴:“我经常下乡,外出开会,家里还有我的母亲需要照顾,他都没有怨言。”

       高凤兰,共获得中省市各项荣誉16个。延安市慈善协会常务会长张连义专门为她送了一个写着“守望夕阳 收获金收”牌匾。他说:“主题: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高凤兰是延安的传承者,具体表现在:顾大家,不顾小局的大局精神;只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的忘我精神;只会务实不会空谈的务实精神;只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打算的贡献精神!”这是对高凤兰的评价。

富县张凤英:“九大”代表初心不改


  张凤英,延安市富县直罗镇人,今年69岁。8岁时母亲病故,刚出生的弟弟也送给了人。家庭的变故使父亲受到刺激,张凤英把读小学两个妹妹带在身旁,她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她家的众多乡亲。

       贫苦的家庭不幸的遭遇,给了张凤英一副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和乐于助人的品德。她18、19岁就被推举为大队长、村支部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头几年,许多人都热火朝天地“造反闹革命”,她却坚持带领社员下田干活。时任省委书记的霍士廉一天路过看见,特意停车在村上住了一天做调查。1973年,23岁的张凤英就担任了富县县委副书记兼直罗公社党委书记、延安地委常委,同年被推选为党的十大代表。多次以先进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国、省和兰州军区召开的有关会议。1984年被调任富县人大副主任,随后当选县政协主席。

       2010年春,当她受命筹建县慈善协会时,她十分珍惜。钱没一分,人没一个,她只身走进机关部门,走企事业单位,下乡镇农村,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2010年11月,富县慈善协会成立,张凤英当选会长。

     10年来,县慈善协会共募集善款(物)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00余人,春节慰问城乡贫困家庭2000余户,“六一”儿童节慰问儿童1400名,重阳节慰问城乡老年人1200多名。

       张凤英心系民众,钟情慈善。她虽曾患脑出血瘫痪了一年多,但每次救助活动,她都带头翻山越沟、走村入户做调查,既听又看,防止漏、错一个救助对象。张凤英虽念叨她老了、干不动了,但她仍在不停地工作,并思考着富县慈善事业近期发展目标。

  聚德以塑善,笃行而致远。历史上的延安辉煌无限,前进中的延安守正拓新。以红色文化滋润慈善为民之壤,以赤子之心推动崇德向善之行,以阳光雨露塑造慈善大爱之城,延安慈善人向着更高、更远的未来大爱前行。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8/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