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教授流连于中国唐代第一塔--唐贞观元年慧彻寺塔,兵谏将军杨虎城故居、尸谏宰相王鼎纪念馆等文保单位后,称道,中国的古镇古街经历了一个大建设大破坏的过程,如蒲城般街区肌理与历史遗迹保存如此完整的历史街区已不多见。在品尝了面辣子、椽头馍、豌豆沫糊等蒲城传统美食后,身为南方人的吴教授对蒲城美食拍手称绝,更称美食为旅游六要素之第一大要素,有了美食,便有了做大旅游的基础。
吴必虎教授称,“槐院里”三字是对蒲城县历史文化街区的最好定义。槐,不仅是普遍见于北方大地的槐树,更是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槐树。周王朝的三槐九荆代表了三公九卿,汉武帝开槐市,全天下学子都来求学。院,是中国建筑最美最空灵的部分,将来的游客将在槐院里的“院”里休憩身心。里,代表着里闾,里边,代表着久违的邻里的亲密以及一扇扇斑驳的门窗后的秘密与故事。槐,绿槐碧荫处;院,院深风露清;里,醉忘时光里。
吴必虎教授说道,经过规划团队前期缜密的勘探与研究,明确了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38.4公顷土地三大功能版块,即槐院巷片区为核心的最东府版块;药王庙巷片区的蒲而新版块;达仁巷片区的端雅肃版块。这三大版块将分别承载最原真的东府文化、面向未来的东府生活、端正大气的高端商务休闲。项目版图内的建国初期工业遗址变压器厂将成为新锐文创园。而在未来,还将进行项目的进一步规划,将北宋崇寿寺塔、始建于唐代的文庙等纳入项目范围,还原一个古老与今日对话的蒲城,实现蒲城的文艺复兴。

吴必虎教授曾在《谁的街区被旅游照亮》一书中分别从传承遗产、还原记忆、延续繁华、诗意客居等方面阐释历史街区的复兴与发展模式。蒲城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便为其倾力打造的作品。吴必虎教授言道,按照规划理念执行,槐院里将成为中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