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丝路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论坛
央视最强音:切掉知识产权市场毒瘤

央视最强音大快人心:严惩视觉中国,切掉知识产权市场毒瘤!另外还有TA们

 

 

近日,“视觉中国版权风波”引发巨大争议。就此事,央视发表评论称:严惩视觉中国,切掉知识产权市场的毒瘤。有网友评论说,每每想骂视觉中国,当看到含有中国二字都有些难以出口,但那口恶气不骂却又出不来。是的,视觉中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民愤,他们利用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漏洞,把法律变成敲诈勒索的工具,在缺少明确规定和司法解释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利用法院谋取巨额不法之利。所以,央视振聋发聩地喊出严惩视觉中国,切掉知识产权市场的毒瘤非常准确,可谓稳准狠。

 央视评论说:一个宇宙黑洞引出了一个行业黑洞。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国也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和监管体系建设。视觉中国以“能奈我何”的嘴脸,把法务做成销售,一头侵犯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一头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既苦了原创者也苦了使用者。所以才有了网上那句“苦视觉中国久已”这种恶劣的勾当屡屡得逞,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更向公众展示了版权交易中一颗吸血的毒瘤。严惩“视觉中国”很有必要,严防“下一个视觉中国”更有必要。健康良性的版权市场必然是激励原创者创作热情的市场;必然是不给“视觉中国们”任何生存机会的市场。其实,这么干的除了视觉中国之外,还有全景视觉、东方IC等公司,他们的模式是一样的,就是如央视评论的那样,一头侵犯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一头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甚至,像全景视觉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竟然把“维权式营销写进了年报中2017年年报显示,全景网络在2017年的营业总成本达1.43亿元,较上期增加6.09%,主要即是公司为开展“维权式营销”组成新团队,人员成本、办公房屋租赁成本升高所致。

然而,如此处心积虑搞所谓“维权式营销”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一边与像百度这样的公司签署图片搜索协议,一边号称自己图片对非商业免费(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所有活动都是商业的,而漏洞也支持他们这么做),将这些图片由百度推荐到前面的位置,诱使使用者使用他们的图片,然后他们再用他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所谓图片版权监测中心追踪这些图片,而后向这些使用者发送法务函,提出每张图片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的天价赔偿,然后再给相关企业一个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图片套餐供其选择。如果当事人不顺从他们的意思,他们就到当地法院起诉对方侵权,并索要一张图片一万元的天价赔偿。

那么,他们到底对那些他们主张权益的图片有没有版权呢?至少大量图片都没有。他们的图片虽然有一部分是购买,但很大部分属于从国外或国内互联网行共享的公共版权图片,稍作处理就传到自己系统上而后主张自己拥有版权,譬如国旗、国徽、毛主席、烈士遗照等都被他们作为商品出售,他们在这些图片上并没有什么二次创作,却要以500至数千元一张的价格公然出售。如果有公司不慎使用,他们就直接以此举证。那么,举证总是需要证明他们拥有版权的,那又怎么办呢?以全景网络为例,他们选择将一些自己并不一定拥有版权的图片做成所谓图库,然后以图库之名向国家版权局的中国图片库进行登记,登记后获得了这个他们编辑的图库的所谓《著作权证书》。注意,这个所谓《著作权证书》国家版权局是颁发的图库版权,这个证书并不能代表全景网络拥有图库中图片的版权,其道理就像有人编著一本书,那并不意味着他取得了原著作者的版权。然而,全景网络却拿着这个版权证书向法院起诉他人侵权,在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细则和解释并未出台的情况下,法院看到有这样的所谓证明版权的所谓版权证书,把图库版权等同于图片版权,一般就地直接判被告侵权,根本不去探究图库版权和图片版权的区别与关系。结果,法律成了像全景视觉这种公司对被告敲诈勒索的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在报道中说:全景网络被自媒体称为“原告狂魔”,一张图片常常要索赔1万元,一年以维权之名诉讼几百次,堪称“维权斗士”。但自己网站上的很多照片却涉嫌盗用。正常维权有利于促进尊重知识产权,但若拿没有版权的照片维权,那就是蔑视知识产权。

全景网络“原告狂魔”有多狂呢?在天眼查上,可见的诉讼就近4000件,开庭公告就有1870件,还有一些没上网的,所以数量比现在可见的更庞大。以武汉中院为例,仅仅从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全景视觉诉讼的案件就高达314件,平均每天超过一件,由此可见全国各地被其起诉的企业和个人有多少。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极少数案例对知识产权相关是熟悉且认真对待的,所以也只有几个案例他们打官司打输了,而大部分地区他们都成功钻了空子,让法院和法官成了他们的“背锅”。

这些公司,他们所做所谓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而是涉嫌了商业欺诈,并且是正规军地进行敲诈勒索,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造成的恶例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太过恶劣,并且他们占用了大量的法律资源为他们的非法牟利服务。

央视这段评论极其给力:这种恶劣的勾当屡屡得逞,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更向公众展示了版权交易中一颗吸血的毒瘤。严惩“视觉中国”很有必要,严防“下一个视觉中国”更有必要。健康良性的版权市场必然是激励原创者创作热情的市场;必然是不给“视觉中国们”任何生存机会的市场。 在这里,要特别赞赏共青团中央,是他们的正义呼唤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也要特别感谢包括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环球时报等负责任的国家媒体,他们立刻跟进仗义执言让这些“坏人”再无处遁形!

经济学家梅辛育分析,单就视觉中国使用合法取得版权图片并商用的经营模式而言,本质上与西方国家的“专利海盗”别无二致。何谓的“专利海盗”,是一些机构自身并非专利技术发明者,而是专门从其它机构和个人手上购买专利所有权或使用权,然后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发动讹诈性专利诉讼,牟取利润。视觉中国便是把这种做法引入在中国图片市场上,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攫夺自己本无版权的图片,然后以此收费牟利。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说:媒体谴责全景网络和视觉中国,并不是墙倒众人推,作为有责任心的央媒及主流大媒体此时发声,客观上会更促进知识产权环境的净化。

是的,我们保护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创新,是为了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而不是为了让这些钻法律空子搞经济敲诈的,我们的法律健全与完善是为了正义和公平,决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

“盗图圈钱”应对投资者损失负责,在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如是说。视觉中国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全景网络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与东方IC一起,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图片服务企业。

对很多图片没有版权,比如国徽、国旗、黑洞照片等,却装入图片库出售,这样的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圈钱,是否有欺诈上市行为,监管部门应当对全景网络和视觉中国好好查查。

在不诚信行为败露后,视觉中国12日开盘一字板跌停,导致众多买入视觉中国股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视觉中国应当对投资者的损失负责。但在视觉中国、全景网络的信息披露中,从未披露自己是否有不掌握图片版权的情况,对此两家公司已涉嫌虚假陈述、信披违规。

    视觉中国借壳上市,却告诉投资者,所有图片无论自有还是代销的,都获得了版权授权的,是合法的。但事实上,这次由黑洞照片引发的黑天鹅事件,根本原因是其销售没有版权的图片,也就是盗图。这与其披露的信息显然是矛盾的,涉嫌虚假陈述。由此导致股民的损失,股民可以要求赔偿。

在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就,不能因为视觉中国们栽了而倒退,无论谁使用图片,只要侵权了,就得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被盗图的当事方,或者遭遇敲诈勒索的受害者,也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共同努力,净化知识产权环境。

视觉中国、全景网络、东方IC······这些不守规则的公司,到底国家相关部门会如何惩罚这些作恶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守规则者,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综合自:央视网、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等

【作者: 】  【发表时间:2019/5/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