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熊氏集團、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熊德龍針對香港近日發生的遊行示威事件發表評論,指出香港修例是維護法治社會的正确舉措,港民應警惕内外反華勢力的罪惡陰謀。全文如下:
日前,已經回歸祖國懷抱近22年的香港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在一些港獨分子和外國反華勢力的煽動慫恿下,約數十萬不明真相的民眾遊行示威,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嚴重破壞了香港法治化建設,擾亂了民心和社會秩序。針對這一錯誤行徑,香港主流社會和絕大多數民眾挺身維護自身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穩定。據報道,“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截至6月11日零時許已經收到逾80萬名市民聯署,支持修例,顯示修例得到民意支持,是正确之舉。我們海外華人社會對堅持正義的大多數的聲音表示堅決支持和贊賞!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目的是要處理一宗台灣殺人案及堵塞法律漏洞,以彰顯正義和公義,既有現實的迫切需要,也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是負責任的做法,只要不帶偏見,了解條例内容的市民,理所當然會表示支持,不希望香港成為“犯罪天堂”。然而,香港反對派,特别是頑固堅持“港獨”立場的一些人,利用港民對修例内容缺乏了解,蓄意制造謠言,說什麽“港人将不再享有司法制度保障,動辄将移交大陸受審”等等,危言聳聽,煽風點火,蠱惑人心,加之“台獨”分子和美歐個别國家的反華勢力趁火鼓噪、聲援,于是不少被蒙蔽的人上街抗議,造成惡劣影響。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不少參與遊行者對遊行目的一知半解,記者現場采訪的13人中,有11人根本不知打修例内容、程序和目的,完全是盲從,人雲亦雲。
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因此有良知的中國人和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們都十分珍惜國家來之不易的獨立自主主權和領土完整,并大力維護國家、民族,乃至每個合法公民的權利和尊嚴不受侵犯。回顧中華民族悲慘和受盡屈辱的歷史,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縛、朝廷腐敗、民族分裂和外敵侵犯,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近代歷史上,1840年和1856年的兩次鴉片戰争,割地賠款求和。1860年,一支英法聯軍隊伍直驅中國都城北平,燒殺搶掠,将人類文明的瑰寶圓明園焚之一炬。1883至1885年的中法戰争,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尊嚴盡失。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簽訂《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台灣、澎湖。1931年“九一八”之後,日本人居然在中國東北建立了“滿洲國”。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争,占了大半個中國,國人遭受極大污辱和損害。南京“大屠殺”中30萬人生靈塗炭…… 這些往事無不痛心疾首,無不義憤填膺,無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這種屈辱永遠不能忘記。
1949年,“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戰勝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戰争;經濟上自立自強,創造一個又一個科技奇迹;香港和澳門相繼歸回祖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迅速崛起,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體中國人真正揚眉吐氣,赢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尊重和敬佩。如今,中國各族人民正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而奮力拼搏,中國的未來一片光明,前程似錦。展望未來,我們務必自豪,歡欣鼓舞。
随着改革開放在新時代的不斷深入,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民主政治改革,依法治國,向着更加繁榮富強,穩定和諧,幸福美好的社會邁進。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特區不僅完全維持原有的社會機構體制和生活方式不變,舞照跳,馬照跑,而且回歸後香港的國際地位也明顯提高,樓價也翻了幾番,重大國際會議也有許多在香港和何澳門舉行,這是以前英國統治時期從未有過的。所有這些證明,特區政府嚴格實行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此框架下舉行的特區首長普選,相對于英國人在香港的近百年獨裁統治,可以說是一個巨大進步。奇怪的是,對于外國人的獨裁統治,打着所謂“民主”旗號的“港獨”分子默不作聲,甘當奴才。而中國人自己的政府給予港人的充分民主權利,站在大多數的利益上努力改善治安條件,完善法律法規等一系列利國利民舉措卻屢屢遭到诋毀,甚至與外部反華勢力狼狽為奸,造謠惑眾,制造事端,導致經濟受損,民不聊生。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利用“台獨”和“港獨”大做文章,妄圖逼迫中國做出原則讓步。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已就修例事宜廣泛聽取了社會各界意見,兩次調整修例草案,對有關建議作出積極回應。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進修訂條例的工作。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得到切實貫徹落實,香港居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依法得到充分保障、香港繼續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有競争力的地區,事實不容否認。發言人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内政,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幹涉。
我們生活在海外的炎黃子孫期盼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這需要每一位中國人為此奉獻智慧和力量,自覺抵制一切反華勢力的阻撓和破壞。因此,我們呼籲有歷史擔當的廣大香港市民共同努力,為建設繁榮、和諧、民主、進步的東方明珠和國際金融中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