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详细内容
昭陵博物馆私拓文物引质疑 尉迟敬德墓志拓片售千元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1-08 04:53:50


昭陵博物馆内,一名男子为程咬金的墓志制作拓片。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昭陵博物馆内,一名男子为尉迟敬德的墓志制作拓片。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昭陵博物馆内一经营工艺品的女子在商店隔间的小屋内,悄悄向买者展示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的墓志拓片。

  唐朝名将尉迟敬德,作为门神原型之一,其形象为民间所熟知。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尉迟敬德墓于1971年出土墓志两合(墓志志石与墓志盖称为一合),其墓志盖上的“飞白体”令专家和书法爱好者啧啧称奇。其墓志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更是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近日,有市民反映,昭陵博物馆内有人私自拓印国家一级文物拓片,并以高价对外出售。华商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投诉

  尉迟敬德、程咬金墓志被拓印 那可是国家一级文物

  西安市民王先生是一名文物研究爱好者,去年10月,王先生与3名朋友到礼泉县昭陵博物馆参观。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博物馆主要陈列昭陵范围出土的各式唐代碑石与墓志。因为这些碑石独有的巨大书法艺术价值,这座博物馆又被人称为“昭陵碑林”。根据陕西省文物局资料显示,昭陵博物馆内馆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

  当王先生一行走进碑石展厅时,被一阵敲打声所吸引,循声望去,一名男子正在拓印国家一级文物——唐朝名将程知节(程咬金)的墓志。

  王先生提供的录音和照片显示,位于展台内的一块墓志上方,被铺垫了一层宣纸,一名男子用手中的工具不断敲击墓志志石。“昭陵碑林里的墓志,包括程咬金的在内,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是禁止拓印的。”王先生说,“现场墨汁味很浓,这个人拓印的速度很快,力度也很大,我担心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这墓志能拓印吗?会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王先生与这名男子攀谈起来。该男子说,他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拓印的是程咬金的墓志。“程咬金是名人,还有尉迟敬德的(墓志),都经常做(拓印)。”男子介绍,尉迟敬德知名度高,而且其墓志盖字体为“飞白体”,是目前全国出土的唯一用飞白体书写的墓志,是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因此拓片也是洛阳纸贵。

  男子称,拓印的次数多了,或许会对墓志志石产生影响。“但次数少拓不毁,除非是你拓完之后,破坏掉(志石)几个字,那你手上这个不就是独一无二的了么。”

  王先生表示,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均是唐朝名将,他们的墓志或补史书之缺,或证史书之说,或纠史书之谬,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二人之中,又以尉迟敬德名气最大。“传说尉迟敬德面黑如炭,被尊为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和秦琼就是门神的原型。”看到王先生对拓片感兴趣,这名男子还透露,如果王先生愿意,可以出钱购买墓志的原拓。

  2015年1月4日,华商报记者跟随王先生再次来到昭陵博物馆。博物馆分四个展厅,即出土文物展厅、唐墓壁画陈列室,以及两座碑石展厅。

  华商报记者与王先生进入碑石展厅后,一股浓重的墨汁味扑面而来。由于展厅内的墓志并无遮挡物,靠近墓志,墨汁味道更加浓烈。“博物馆制作原拓的时候,根本不避讳游客,除了我上次碰见的,还有一位朋友也见过工作人员制作尉迟敬德墓志拓片。”王先生说。2011年12月,有网友曾在博客发帖称,自己从昭陵博物馆内购入了尉迟敬德墓志拓片,并将拓片照片上传至网络。“2002年买于唐昭陵博物馆,整纸佳拓,得见前人未见之史料,一大快事。”但该网友并未透露具体价格。

  此外,2013年,华商报记者曾拍摄到一名男子在展厅内拓印尉迟敬德墓志。

调查

  博物馆里的商店偷偷卖拓片 两张尉迟敬德墓志拓片共1800元

  按照制作拓片男子的指引,1月4日上午,王先生来到昭陵博物馆内东南角的一家“五云轩”商店。在商店进门墙角处,摆放着一副李贞(李世民第八子)墓志拓片,引起王先生兴趣,店内一名姓刘的女工作人员说:“这是李世民儿子的墓志,之前我们馆里装修,不能参观,这些东西都在走廊外头展示,后来就放在这了,但都在账上呢,不能动。”

  当王先生提出希望购买尉迟敬德墓志原拓时,这名女工作人员提出让王先生留下电话,等到方便时再联系。“那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在天这么冷,墨汁都冻住了,拓不成。”

  约半小时后,王先生在博物馆内参观完毕准备离开,被守候在商店门前的女工作人员叫住。“我跟主任汇报过了,看你是诚心想买,就在仓库里找了一份。”对于这种做法,她解释说:“这都是偷偷弄的,刚才说没有,是因为不知道你身份。”

  对于拓片是否是墓志原拓,这名女工作人员说:“从我们大门拿出去,不可能是复制品,就是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也得认这个。”

  她表示,这份尉迟敬德墓志拓片是去年夏天制作完成的,墓志志石和墓志盖两张拓片,每张价格为1000元。“国家一级文物的原拓,能便宜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她同意以每张900元、共计1800元的价格将拓片出售给王先生。随后这名女工作人员将两份拓片包装好,放进一只“唐三彩马”的纸盒中,并嘱咐“出门的时候注意点,别让人看见”,在开具的收据中,所购物品为“昭陵资料”。

  当王先生询问,博物馆内是否还有其他碑石原拓出售时,她拿出厚厚的一本书目,其中详细记载了42合墓志的资料。“有些人要整整一套,42合算下来就是80多张,那价钱就高了。”

  规定

  拓印一级文物要省级审核、国家文物部门批准 但省文物局近两年未收到申请

  1月6日,华商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昭陵博物馆一名负责人,这名负责人确认,馆藏的尉迟敬德墓志志石和程咬金墓志志石,均属国家一级文物。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尉迟敬德等墓志能否直接拓印?

  咸阳市文物系统一名专家透露,随着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复制、拓印管理规定愈发严格,唐代石碑和墓志仅在科学研究或展览需要时,才会进行拓印。原拓拓片不允许进行商业交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石碑、墓志拓片,多是翻刻副版的拓片,还有机器印刷品等。

  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修复、复制、拓印馆藏二级文物和馆藏三级文物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修复、复制、拓印馆藏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除了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外,拓印单位还需要提供拓印方案及论证报告、拓印单位资质及操作人员资格证件复印件或证明等材料。

  6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两年时间内,局里并未收到昭陵博物馆递交的拓印一级文物的申请。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国家文物局还在2011年1月发布了《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为科学研究、陈列展览需要拓印文物的,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应当翻刻副版拓印;元代以后的,可以使用文物原件拓印。

 回应

  昭陵博物馆称拓印有手续但没有出示

  1月6日,在昭陵博物馆碑石展厅外的一角,摆放着尉迟敬德墓志等大大小小8块仿制墓志。

  昭陵博物馆的负责人表示,这些是博物馆制作的翻刻副版。但从外观看来,这些仿制墓志并无拓印过后留下的墨汁痕迹——尉迟敬德墓志还被损毁了一角,与原件并不相符。这些墓志志石均被鸟粪覆盖,上面还有不少落叶。

  昭陵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博物馆曾对尉迟敬德墓志志石和程咬金墓志志石进行过少量拓印,均已履行相关手续。但截至华商报记者昨晚发稿,这名负责人并未出示相关手续。

  王先生对所购拓片是否属于原拓,并无把握。

  专家称,文物系统鉴定部门仅对一些涉案文物、出境文物等做真伪鉴定,对于个人购买的拓片是否属于原拓,无法做出鉴定。“如果民间机构来鉴定,一般在鉴定书最后都会标注‘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专家解读

  “飞白体”墓志全国仅尉迟敬德一块

  咸阳市文物系统一名专家介绍,目前陕西出土的墓志不计其数,但飞白体墓志全国仅有尉迟敬德墓志一块。就算是飞白体碑石,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罕见。

  根据昭陵文物管理所(昭陵博物馆前身)所著的《唐尉迟敬德墓发掘简报》显示,尉迟敬德墓发掘工作于1971年10月22日开始。该墓遭盗掘者彻底破坏,随葬器物多遭劫掠,唯出土墓志两合,十分完整,石门、棺床等石刻十分精美。在出土的两合墓志中,尉迟敬德志一合,敬德妻苏氏志一合。

  尉迟敬德墓志石色晶莹,雕刻细致,正方形,每边宽1.2米,厚0.25米,是昭陵陵园发掘所得墓志中最大的一合。志石周边雕饰忍冬多枝莲蔓草与十二生肖像,志盖四面雕宝相花纹饰。志盖阴刻飞白书五行,行五字,文为“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名”。志盖用飞白书,是目前昭陵陵园发掘中仅见的。志石的志文为阴刻,计楷书五十行,行五十字,共两千二百一十八字。无撰、书者姓名。

  >>知道一下

  “飞白体”是东汉书法家蔡邕发现的

  咸阳市文物系统一名专家介绍,唐朝盛行立碑之风,昭陵陪葬者都是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唐代文风较盛,书法家人才辈出,因此昭陵碑石具有极高的价值。一千多年以来,随着时代变迁,昭陵碑石也遭到破坏,其中孔颖达碑、尉迟敬德碑、房玄龄碑、李靖碑、阿史那忠碑等21座于1975年迁入昭陵碑林。同西安、曲阜碑林相比较,这里收存的碑石较少,但就唐碑而言,却属数量最多。这些碑石多出于唐初书法名家之手,因此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碑林之一。

  “在这些珍贵的唐朝碑石中,属尉迟敬德墓志最为特殊,是用飞白体所写,十分精美。”专家表示,飞白体是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匠人用刷白粉的扫帚写字,书法家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体”。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

  尉迟敬德是铁匠?墓志里说他是“官四代”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夺得太子地位、进而登上皇帝宝座的重大事件,而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地位不言而喻。”专家表示,根据墓志记载,专家与史籍对比,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尉迟敬德籍贯、生前所任官职、出身等。“有史籍记载尉迟敬德是个铁匠,这种说法通过讲史小说的渲染,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碑文、墓志中有敬德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为高官的记述,他其实是‘官四代’。敬德妻子苏氏墓志中所记载苏门三代也是高官,他们结婚时,应当是门当户对,那么敬德少年时是否当过铁匠,就十分值得研究了。”

  华商报记者 佘樱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