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阳日报 发表时间:2015-01-14 08:18:24
良好生态是淳化的一张名片。淳化森林覆盖率46.5%、林草覆盖率56.8%,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享有“黄土高原绿色明珠”之美誉。咸旬高速的开通,使淳化真正融入西咸一小时经济圈,缩短西咸大都市居民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距离,架起淳化旅游“直通车”。
抢抓机遇,全力打造
“深呼吸、来淳化”生态旅游品牌
咸旬高速建成通车,给淳化发展带来无限生机。淳化将继续以“生态田园,诗意乡村”为主题,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县城和南北二山为重点,树立起“全域大旅游”理念,全面启动县城旅游景区建设计划,加快实施东庄水库周边旅游开发和秦直道甘泉宫大遗址公园建设,力争用3—5年把淳化打造成西咸大都市乡村旅游的“桥头堡”和全国旅游强县。
“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是淳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不变的本色。淳化紧紧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行“旅游+养生、旅游+生态、旅游+文化”等现代旅游新模式,连续打出“生态田园诗意乡村旅游节”、“踏青赏花节”、“金秋采摘节”和“仲山公园山地越野”、“爷台山摄影采风写生”等旅游品牌,吸引省内外游客的目光。同时,“泾河大峡谷徒步探险”、“山水园景风光游”、“红色文化品鉴”和“佛教文化体验”等精品线路也将相继推出,使得“淳如诗、美如化”,“深呼吸、来淳化”的生态旅游品牌深得大都市居民的青睐。
彰显特色,继续做精做强乡村旅游的别样景致
围绕西咸大都市乡村生态旅游“桥头堡”的发展目标,淳化将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层次相结合,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启动建设40里文化生态旅游长廊,改造升级原有农家乐示范村,使淳化“农家乐”品牌在西咸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制造无可复制的淳化特色是淳化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又一举措。随着咸旬高速的贯通,该县将依托重点景区、城镇近郊、公路沿线积极发展森林游憩、避暑度假等多种旅游,打造复合型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胜地,加快铁王秦风汉韵、十里塬异域风情、石桥休闲农业、车坞山水人家4个风情小镇建设,建设一批极具地域风情、特色吸引的乡村旅游聚集区。为使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嗨,积极挖掘民俗文化,推出狩猎射箭、手扶犁耙、犁地摇耧等体验活动项目,组织游客剪纸、布艺制作、农民泥塑,参与踢毽子、滚铁环、打木猴等童年游戏,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如今,车坞镇、石桥镇已跻身省级特色旅游名镇,车坞镇贤仓村、石桥镇咀头村更是跻身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县先后共发展“农家乐”示范村32个、接待户123户星级接待户达到89户。
山水相依,努力打造风景如画的旅游景区县城
“半城山色半城树,一湖清水两岸绿。”这是人们对淳化县城的精美描绘,也是淳化山城的真实写照,这个没有一点工业污染的生态园林山城就坐落于美丽的冶峪河畔,一湾清清的河水绕城缓缓流去,县城两边翠绿的松柏和茂密的乔木把县城装点得格外宁静美丽。
淳化县坚持把县城当景区打造,突出秦汉风格,大做山水文章。按照“不图大而全,只求小而精”和“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绿为韵”的原则,努力使淳化县城传承历史信息,镶嵌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也建成全市唯一的一个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采取“经营城市、以资源换资金”的办法,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打造,相继建成甘泉湖、帘云瀑布、宋城墙遗址、兴淳塔、碑林苑、文博馆、梨园文化广场等旅游景点,甘泉湖景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一湖清水、两岸青山、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园林县城目标。
深度开发,全面推动旅游产品红遍大江南北
围绕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立足县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和农业资源,先后开发以淳化大鼎、爵、秦汉瓦当复制品和淳化元宝古钱币、刺绣、剪纸、大梁压榨菜籽油、土蜂蜜等为主的旅游商品纪念品9大类146种。
随着淳化荞面饸饹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性证明商标,淳化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又新开发御林林下系列产品4大类16种,陕西绿野集团有限公司农副系列产品3大类22种。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有经济实力的组织和个人成立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因地制宜,开发包装富有地域特色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使旅游业成为淳化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县城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