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详细内容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制度和文化优势
2015年03月05日04: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制度和文化优势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保护生态的举措和智慧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中国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留住蓝天绿水青山,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一些国外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非常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环保课题,坚持以法治推进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出独具魅力的制度优势。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文明之中,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令人期待。

先进制度凝聚生态建设合力

“中国的生态保护走上了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将为其他国家做出榜样。”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非洲与东亚事务学者哈里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新的《环境保护法》充分展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大气治理等方面的决心。

法国阿瑞亚科技公司项目主管工程师张祺杰博士表示,中国在环保领域敢于突破,积极学习国外经验,加强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环保实践已走到世界前列。随着中国环保法的不断完善,人民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成就将远超预期。在制度上,一些城市已经实行重污染天气下机动车辆限行政策,同时对电动车和油电混合车相关行业给予支持;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在环保监测方面,中国已经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大国,比较突出的有开放全国工业源监测的在线排放数据;在文化上,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环保意识推向社会,大力发展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低碳生活方式。另外,中国还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大数据在线模式,减少集体或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大量的纸质化需求,降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将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到实处。

东部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高级职员奈吉尔·翰特尔表示,中国政府近些年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这是值得赞扬的。目前,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广大中国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一件好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社区和人民群众形成合力。相信在这种合力的推动之下,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将很快取得更大的成绩。环境保护是全球性问题,未来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在物种保护、防治大气污染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主任张建宇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体系在推动环保过程中,更容易体现个人利益。但实际上,受西方选举制度局限,特殊利益集团的产生在所难免,最终会阻碍本该畅通的执政渠道。与之相反,中国政府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因此,当政府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时,就可以打破利益藩篱。一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睡狮”觉醒,所爆发出的优势和能量是传统的西方环保体系无法比拟的。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表示,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完善国家政策,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意识,在这些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制度上拥有巨大优势。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中国构建生态文明不仅对与中国在经济上保持密切关系的世界各国是福音,而且还将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首先,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史上最严厉的新环保法。其次,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设生态文明也成为颇受关注的话题。第三,在新常态下,中国正在适应稳定增长、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的新局面,而新常态可以说是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宣誓。第四,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行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将对构建生态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韩联社报道指出,新《环境保护法》是中国过去25年来修订的最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法。根据新修订的法律,企业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有关环境污染的信息将进一步公开,同时扩大环保领域的公益诉讼范围,让民间团体积极参与监督等。韩国环境部有关人士表示,将与中国加强合作,为建立大气污染预警机制共同努力。

传统文化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表示,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他曾发表过文章,也多次参观过福建和浙江等生态文明示范区。他认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优势。2000多年前庄子首次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其核心是倡导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突出的贡献之一。这一思想延续至今,为中国政府所珍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北大师生交流时,引用了不少名言警句,其中之一就是“天人合一”。在实践层面上,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时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主政浙江时使该省2005年环境排名跃居全国第一。中国所强调的和谐理念,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中国梦同样涵盖了“天空更蓝、水源更洁、环境更美”这一“天人合一”理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洛马诺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传统,任何人在阅读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诗作,欣赏中国山水画和传统音乐时,都能够体会到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睿智。可以说,中国有着深厚的爱护环境的文化积淀,其他国家无法企及。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成为了中国当下的热门话题。目前,中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投入都在不断加大,中国的新环保法已经出台,政府近期对于环保话题的回应也证明政府的执行力度将日趋严格,未来污染环境者将受到严惩。中国幅员辽阔,环保问题得到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有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促进,相信中国的“天将更蓝,草会更绿”。

 

张建宇表示,中国经济总量占据全球第二,中国下大力气建设生态文明,将对全球的环保工作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在推进世界文明的进程中,特别强调道德理念和传统文化。在中国潜移默化、主动输出理念和文化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其中,将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会议宣言共68条,其中第二十一条提到,同意建立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同时批准在中国天津建立首个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示范中心,并鼓励其他经济体建立示范中心,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推动世界环保理念不断发展。

(本报记者王欲然、李永群、倪涛、俞懿春、刘军国、陈尚文、陈效卫、谢亚宏)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05日 03 版)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3/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