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详细内容
安徽砀山叫板“天价彩礼”让婚丧陋习无处藏身
2015年04月09日12:5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砀山4月9日电(杨坤)这些日子,家住安徽砀山县官庄坝镇岳楼村的丁保平,忙得不亦乐乎。5月4日,他的儿子丁虎就要结婚成家了。老丁之前为儿子费心准备的彩礼20万元、酒席70桌,经与亲家沟通,现在分别降到了3万元、15桌,这让他轻松了不少。

“眼下,‘天价彩礼’、酒席铺张浪费现象在农村地区愈演愈烈,让一些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苦不堪言。不破不立,我们下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就是要破除陋习,推进社会文明进程,还老百姓一份清静。”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说。

彩礼高得离谱 动辄二三十万

“天价彩礼”究竟是个什么价?人民网安徽频道在砀山县农村走访中发现,彩礼数额的确高得离谱,令人惊讶,一些地区盛行的“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的习俗,令群众苦不堪言。

据当地一位村民介绍,“万紫千红一片绿”,即1万张5元、1千张100元、50元的撒一片,加起来就超过了15万元;“一动不动”指的是汽车和房子,这至少又要20多万元。

“彩礼不断‘加码’,一方面说明农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一方面是群众相互攀比的心理造成的。”砀山县民俗学会会长黄世东分析说,这种现象若继续发展下去,将极大增加农民负担,降低群众生活质量,导致家庭感情不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甚至会酿成恶果、惹来祸端。

黄世东说,就在今年3月中旬,在砀山县的邻县,由于彩礼要得过高,男方无力支付,导致一桩惨案发生,一个27岁的小伙子将准丈母娘和女友杀害后自杀身亡,“活活的3条人命没了,这是血的教训!”

“攀比彩礼的不良风俗应该坚决抵制,婚姻自由,劳动致富,不能用彩礼来捆绑爱情和婚姻。”在砀山当地论坛,有网友发帖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破除婚丧陋习 砀山发出倡议

据朱学亮介绍,今年春节前夕,砀山县开展了“机关全部联系农村、干部全部联系群众”的“连心工程”。在这次面对面的交流中,很多群众对“天价彩礼”叫苦连天,“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有两个儿子,为了娶儿媳妇,会欠一堆账、穷一辈子。”

“除了‘天价彩礼’,我们在‘连心工程’中还发现,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婚事大操大办、闹婚低级粗俗、丧事持续多日等陋习,严重影响了社会文明进程。”朱学亮说。

据了解,在砀山县一些农村,受“下葬越晚、孝心越大”谣言的误导,老人去世后,子女操办丧事短则6、7天,多则十余天,既劳心伤财,也不能让逝者早日入土为安。

“对于农村婚丧嫁娶中的陋习,作为党委政府,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只有破除,才能顺应民心、赢得发展。”据朱学亮介绍,今年3月26日,砀山县文明委向全县群众下发了《关于“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倡议书》,号召全县人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正风正气。同时,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执行宿州市《关于禁止党和国家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化矛盾破难题 让陋习无处藏身

规定出台、倡议下发后,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在砀山县全面铺开,县直单位、乡镇纷纷行动起来。4月4日,官庄坝镇举行了“抵制天价彩礼、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千人倡议签名活动,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当场表态:不收、不给“天价彩礼”,聘礼控制在3万元以下,红白酒席控制在15桌之内,丧事下葬时间不超过3天。

抵制陋习,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并不顺利。一些条件好的家庭,认为彩礼给得多才有面子,认为酒席摆得多才有排场。“破除这些陋习,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人的观念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只有群众想开了,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砀山县官庄坝镇党委书记尉成辉说。

据尉成辉介绍,前不久,该镇张集村一户人家为小儿子办婚事,由于此前大儿子、二儿子的婚宴都摆了80多桌,这次也想按照这个规格来,无论村干部怎么做工作,他都听不进去。后来,村干部把他的邻居、表弟请了过来,“你摆这么多桌,将来我们的儿子结婚得摆多少桌,您得站在我们的角度,替我们考虑考虑啊!”在大家的耐心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为小儿子摆15桌酒席。

“彩礼高得离谱,让我们有苦说不出。县里、镇上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想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官庄坝镇岳楼村村民丁保平说。

“抵制天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倡议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拥护,但由于触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使得他们极力反对,“大老知”就是这一群体。

在砀山县农村,操办红白喜忧事宜的总管被称作“大老知”。他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如今,宴席桌数减少了、丧事下葬时间缩短了,他们的收益也就“缩水”了,这无疑砸了他们的“饭碗”。

“一开始,很不适应,觉得政府是在‘多管闲事’,所以在背后没少说他们坏话。后来,镇上领导给我们开过几次会,做我们的思想工作,自己慢慢也想通了。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家摊上这样的事,这样大操大办、拖延时间,也吃不消。”官庄坝镇官庄社区“大老知”张久海说。

朱学亮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砀山县将把移风易俗作为今年一项得民心的工作扎实推进下去,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导和带头抵制,让陋习无处藏身,让群众回归理性,让乡风走向文明。”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4/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