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京举 ..
· 大国五年丨“中国绿”,绘 ..
· 人民领袖|这张交粮凭证 ..
· 千年瓷都”何以青春不老? ..
· 镜观中国丨英雄回家 ..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详细内容
河南老兵:第一把枪从日军手里夺下

《上甘岭》英雄连长原型张计发:打鬼子,死都不怕

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    2015年08月25日07:56

人民网郑州8月25日电 (徐驰)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一定对“英雄连长”张忠发印象深刻。然而少有人知道,他的原型是现居河南信阳的老兵张计发。更少有人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是从日本鬼子手中夺得了人生第一把枪。

 

档案:张计发,河北省赞皇县人,生于1926年。1942年参加抗日先锋队,1945年正式加入八路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张计发一共打了10年仗,负过8次伤,荣立特等功四次、一等功两次。

 

为了便于叙述,以下采用张计发老人第一人称讲述。

 

日军奸淫孕妇  年轻女孩儿躲鬼子钻猪窝

 

“我当时,亲眼见过日本鬼子对中国老百姓的残忍。鬼子进我们村儿的时候,所有人都得从家里出来。有个大爷出来的慢,鬼子就把腿打断了,三个月下不了床。出来后,只要日本人在,就得举着手,放下来就开枪,一点儿道理不讲。村里60多户人家,烧了30多户,还砍了3个小伙子的头。”

 

“鬼子对中国的妇女更残忍,更禽兽。我们村临近有个炮楼,鬼子经常去附近村子抓妇女。只要鬼子进村,年轻女的一个都好不了。”

 

“有一个妇女刚生过孩子,鬼子要奸污她,她拼命反抗。鬼子把孩子抢过来,一下扯掉一个胳膊,当场摔地上摔死。那女的当时就傻了,日本鬼子就把她背回屋里奸污了。还有一个大肚子的,要强奸不干,鬼子直接一刺刀扎穿了肚子。当时真是惨得很。为了躲鬼子,年轻女孩儿有的上山里挖洞躲着,还有钻猪窝的。”

 

当上八路军缴获人生第一支枪——三八大盖

 

“在抗日先锋队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配合武工队在敌后除汉奸,骚扰鬼子。那时候没有枪,一人两个手榴弹,破坏日本人的交通、通讯线。”

 

“我人生的第一把枪是正式参加八路军后的第一战,缴获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当时团里收到情报,在石家庄通往太原的路上,有一群鬼子和伪军在休息。团里就派我们去打。”

 

“我们到达后,围住庙咱也不打枪,敌人一发现就扔手榴弹。那时候没多少子弹,也没多少枪,主要靠手榴弹。我看见庙里的石墙后边露出了个枪托,就扔了一颗手榴弹过去,炸出一个小鬼子来。我冲过去想把枪拽过来,小鬼子不松手。我一使劲一把夺了过来,给了他一刺刀。”

 

“当时,那是全连最好的一把枪啊。崭新崭新的,还有子弹。那时候有规定,谁夺的枪谁背。但是那时候我们三排的排长都没枪,想着他们要冲锋陷阵,更加危险,我背了一天就给排长了。不过自己留了10发子弹,备着将来用。”

 

“打鬼子为国家、为自己,死都不怕”

 

“都说八路军是小米加步枪。因为我们一天三顿吃小米。这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那时候一天两顿稀饭,也没啥菜。说起来都是笑话。有一次过年,弄了条鱼。北方人都不会做鱼,那鱼带着鱼鳞就煮了。现在想不起来啥味儿了,当时觉得怪好吃。”

 

“话说回来了,条件这么艰苦,为啥我们还要参军,还要打鬼子? 我们打鬼子,是为了国家,为了乡亲,也是为了自己。就因为这,死都不怕!”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8/2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