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京举 ..
· 大国五年丨“中国绿”,绘 ..
· 人民领袖|这张交粮凭证 ..
· 千年瓷都”何以青春不老? ..
· 镜观中国丨英雄回家 ..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详细内容
各地干部群众热议"三个必胜" 师生热血沸腾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各地干部群众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2015年09月04日06: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月3日,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举办“坊间茶会”——你好老兵,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5名老战士应邀和辖区居民一起观看电视直播。
  海 涛摄

9月3日,天津大学的国防生在观看电视直播时庄严敬礼。
  游思行摄(新华社发)

 

北京

烈士后人 努力工作不负先辈

本报记者 贺 勇 余荣华

9月3日,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北京延庆县,电视画面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讲话和威武雄壮的阅兵仪式,令全县上下一片欢腾!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的讲解员王娜说:“今年30岁的我是红旗下长大的幸福一代,今天在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和抗战老兵们共同观看纪念大会,激情澎湃。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更加深刻了解了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与伟大。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们有义务传承好这份精神,作为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讲解员我们有责任弘扬好这份精神。”

今年35岁的康庄镇机关干部吴涛,他的太爷爷是一名八路军战士,1942年被日本人杀害。今天,他作为烈士家属到天安门前观礼,“我非常激动和兴奋,我为我太爷爷自豪。我是共产党员,是烈士家属,在学习和工作中更要以身作则,不能给太爷爷丢脸。”

张丽茹是八达岭镇小浮坨村的村官,她今天组织村干部、村民和包村工作组共同收看了现场直播。她说,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和谐美满的日子,这是无数先辈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战争带来了伤痛,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作为当代青年基层工作者,我要立足基层、服务农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5名老战士应邀和辖区居民一起观看纪念活动电视直播。在敌人眼皮底下送情报,在战争乌云中抓俘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向前……曾在冀南战场上当过情报员的张益民老人当年只有11岁。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他十分激动,“今天的阅兵仪式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体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和平,更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樱桃园社区的几位小朋友以敬献鲜花的形式向抗战老兵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回民小学五年级的谢马俊说:“早就听过老爷爷们的故事,觉得他们个个都很勇敢和了不起。所以我要把鲜花献给这些‘最可爱的人’”。当天,老兵们每人获赠了一份由街道汇编成册的《不能忘却的记忆——白纸坊革命老兵口述史》。据白纸坊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故事不仅是老兵们一生的宝贵回忆,也时刻提示着我们后人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天津

南开师生 共忆联大峥嵘岁月

本报记者 朱 虹 朱少军

9月3日,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组织观看了阅兵式。时值暑假,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还在报告厅安放专业播放设备,260余名在校师生早早来到报告厅,手持学院为大家准备的手摇国旗和气球,共同等待激动人心一刻的到来。70响礼炮鸣响后,全体在场师生起立,与电视直播画面同步,集体高唱国歌……

“阅兵对于军人来讲是一件极其庄重的事情,这次以我国军队为主体,多个国家协同一起接受检阅的仪式更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作为祖国新时代的准军官,南开大学国防生、商学院2012级本科生杨海涵激动且自豪:“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这些国防生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会牢记先辈们前赴后继、甘愿为国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将个人梦融入强军梦,和平的阳光才会普照大地,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当日,南开大学还举行了纪念活动。早晨7时许,在校园内依照原样复建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前,校长龚克与70名师生一起,手持菊花,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及死难同胞默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伴随着西南联大的校歌声,在场师生静静地将鲜花放在纪念碑前,绕碑一周,瞻仰西南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缅怀先烈。

天津科技大学国防生及师生代表共300余人齐聚一堂,集体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实况转播。气势恢宏的阅兵式令师生们热血沸腾,现场欢呼、鼓掌声此起彼伏。当庄严的旋律响起,全场师生自发起立,共同高唱国歌。伴着熟悉的抗战旋律,和着铿锵的音律节拍,挥舞起一面面小国旗,齐声高唱满怀激情,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

中建三局天津117大厦项目300余名建设者在中国结构第一高楼下观看了阅兵式。今年51岁的钢筋工王海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说,看到一位位已过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行着军礼,眼神充满坚毅,自己莫名地感动,忍不住流泪。“没有当年他们舍身冲上前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向还活着的和已经牺牲的英雄致敬!活了半辈子,我们很幸运,赶上盛世了!”

天颐和养老机构的千余名老人在大屏幕前或寝室收看阅兵式。今年91岁的葛有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大大小小百余场战役,老人在战争中左手残疾、听力受损。“这些伤疤带来的是和平,希望世界上再无硝烟,人民同享和平。”葛老说。

河北

129师司令部旧址老兵看阅兵

本报记者 杨 柳 史自强

9月3日,在河北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院内,几位白发苍苍身着绿色军装的老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们是亲身经历过抗战烽火的八路军老战士。铁流滚滚、气势如虹,看着直播画面上整齐威武的受阅部队、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老人们不禁潸然泪下。

今年94岁的八路军老战士董聚是129师12团战士,在抗日战争中,他击毙敌伪军40多名,被称为八路军神枪手。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小米加步枪,看着此时长安街上开过的巡航导弹、核弹、第三代战机时,激动地说:“我是一名老兵,我当兵时每名战士只配有俩手榴弹一支步枪,现在我们有这样的军队,有党的领导,我一百个放心。”

当隶属于八路军129师的“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出现在直播屏幕上时,司令部旧址院内一片沸腾。纪念馆副馆长张紫言介绍:“作为一名129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宣教阵地打造好、建设好,教育和激励更多人,让他们不忘历史,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阅兵活动中最后一个出场的方队,是白求恩医疗方队,成员是河北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学员。河北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12队学生米锶玮说,“看到自己的同学和校友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倍感自豪与荣耀。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热血沸腾,我们一定要惜珍现在,努力奋斗!”

3日上午9时,保定市清苑区英雄后人、老民兵后代及社会各界百余人在地道战纪念馆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坐在第一排的是英雄后人李红旗,老民兵后代李新婷、王彦军等10人,李新婷双手抱着二叔的旧照,眼含热泪地说:“今天我带着烈士的照片来看阅兵式,我二叔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今日我们的威武之师,他会感到自豪。”

冉庄村刘亚军来到地道战纪念馆,是为了“炫耀”91岁的奶奶、抗战老民兵王文英。当抗战老兵的车队驶过的时候,他指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这就是我奶奶。91岁的王文英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妇救会主任,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妇女做军鞋、挖地道、站岗放哨、送情报,积极参加抗日游击活动,参与攻打敌人炮楼,参与了张登伏击战、攻克北段庄炮楼、义和庄炮楼等战斗。1945年5月,她在冉庄地道战三战三捷战斗中,打死日本兵一名。

9月3日,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组织群众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以及阅兵式。
  人民视觉

辽宁

“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含泪唱国歌(见图)

本报记者 王金海 何 勇 辛 阳

9月3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发生地辽宁沈阳,人们以不同形式观看阅兵。在和平区太原街,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10余位老红军、老八路等老战士和千余市民共同观看阅兵式。当国歌声响起时,老红军、老八路和市民集体起立,眼含热泪,高唱国歌。

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激动地说:“今天的人民解放军,从武器、兵种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了国威,传递了维护和平的信念。”89岁的李国文老人曾参加过抗日救国会,“沈阳当年曾被日本占领14年,无数先烈为国牺牲,和平来之不易,7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要牢记这段历史。”

在大连市,抗战老兵,90岁的张志堂、95岁的石岩、98岁的于光,佩戴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一边收看阅兵直播,一边回忆抗战岁月。

石岩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意义重大,抗战精神要永远发扬。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幸福了,成就令人欣慰,但不能忘记苦难历史,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复辟。”

石岩还向记者展示了他90岁时写作的抗战自传《永不褪色的记忆》一书。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的精、气、神,不仅是军威、国威的集中展示,更向世人宣示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教授由衷地感到“震撼”“振奋”和“自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发扬抗战精神,把今天的震撼、振奋和自豪转化为工作动力,在科技上不要‘跟跑’要‘领跑’,助力伟大中国梦。”

辽宁边防总队训练基地组织官兵在训练基地观影室一同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现场直播,见证当代军人的风采,感受祖国的强大。官兵们在观看完阅兵仪式后纷纷表示,作为一名边防军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讲话精神,为部队的发展建设和祖国的繁荣安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为一名边防军人,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光荣。但同时我也感觉到身上背负着重担,承载着使命,我会更加努力地为部队多做贡献,为人民多服务。”训练基地办公室参谋周毅说。

黑龙江

抗联老战士坚持站着看直播

本报记者 袁 泉

“太伟大了,太高兴了!”

9月3日上午,今年92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李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应该纪念这个节日,虽然没有到现场,但我们的心与老战士们、与在场的每一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东北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一大早,就像过节一般,换上了东北抗联的服装,并把刚刚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戴在胸前,和抗联精神宣传队的队员们一早就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阅兵的庄严时刻。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抗联战士们爬冰卧雪、频繁作战、坚贞不屈,歼灭、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配合了抗战全局。

整个阅兵的直播,李敏是站着看完的,习近平主席讲话的过程中,李敏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认真记录。当一首首熟悉的抗战歌曲唱响的时候,李敏和抗联精神宣传队的队员们情不自禁地一起唱了起来。

“我要站着观看纪念大会。我的战友们很多都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相信如果他们活到今天,看到阅兵的盛况,也会和我们一样高兴。他们的牺牲,就是为了赢得民族的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阅兵结束后,李敏还久久不能平静。

强我中华,希望在青年。在有着光荣军工传统的哈尔滨工程大学,3日上午6000多名师生集体观看了阅兵实况直播,激励学生继承光荣传统,献身国防事业。

“看到阅兵的盛大场面心情十分激动,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最让我感动的是抗战老兵,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2015级国防生田金说。

他表示,作为一名国防生,观看了这次大阅兵更让自己心潮澎湃,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投身国防建设,在部队的大熔炉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各界群众表示,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战争带来的记忆是惨痛的,铭记历史不是宣扬仇恨,只有保护好曾被军国主义分子践踏过的人类文明底线及野蛮杀戮中国人民的历史铁证,才能警醒世人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山西

阳明堡车站里为子弟兵鼓掌

本报记者 周亚军

当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步入中央受阅区时,86岁的抗战老兵王二娃瞅着电视屏幕上飒爽英姿的子弟兵,颤巍巍起身鼓掌。

9月3日,太原铁路局原平车务段阳明堡车站邀请3名抗战老兵与车站职工和过往旅客一起,收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许多人忘记旅程驻足停留、欢呼。

大阅兵让三晋儿女欢欣鼓舞,倍感自豪。在天安门广场阅兵进行中,微信朋友圈里传递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由衷自豪:10个英模方队中,“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主战场在大同灵丘县;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战斗打响在山西忻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也在忻州……

山西是中国共产党指挥华北乃至全国抗战的“神经中枢”,是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120师、129师,分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山西也成为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的所在地,是党领导的敌后抗日主战场。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人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信。

96岁红军老战士梁斌是山西省惟一一位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的老战士。生于1919年的梁斌,1936年2月参加红一方面军红二师,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参加平型关伏击战。梁斌接受采访时说:“习近平总书记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国富民强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是用鲜血换来的,每个人都有守护和平的责任。”

“要是父亲还活着,也能看到胜利日大阅兵该有多好!”山西省灵丘县城西村已故百岁老红军郑富贵的儿子郑世芳从早上8点就守在电视机旁,他还找出了父亲生前的相册,边看阅兵边翻照片,“真心为咱国家的进步骄傲,你看咱解放军现在有那么多先进装备,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长治军分区会议厅,一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武素萍作词、韩波作曲的红色爱国主义歌曲《太行奶娘》唱响,300余名官兵无不动容。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内蒙古

坦克研制者为钢铁方阵兴奋

本报记者 吴 勇

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马达轰鸣、铁甲驰骋。此时,远在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包头市,某企业的工人们正聚集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观看阅兵式。当坦克部队轰鸣驶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看阅兵式的干部职工掌声雷动。此时此刻,凝结着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辛劳汗水和深情厚意的阅兵装备,以威武雄壮的方阵,安全、顺利、高标准地精彩亮相,再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一名职工告诉记者,这已是该企业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再一次参加天安门广场阅兵,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壮我军威,扬我国威。“有我们兵工人、有我们公司装出来的产品在天安门广场受到全国人民的检阅,非常激动、非常高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我国的军事装备越来越先进,我们的国防实力更加强大。”

在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礼堂内,数十名老战士身着老式军装,胸前挂着不同时代的军功章,腰杆笔直地坐在礼堂内一起收看阅兵式。阅兵式后,88岁老战士贾银海激动地说:“振奋人心啊!外国军队也参加我们的检阅,国际影响会很好、很大。”

“习总书记宣布裁军30万,这表明我们的态度是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这表明我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年近九旬的老战士李志高认为,裁军表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称霸的决心。

在内蒙古大学新校区的文体馆内,1900名刚入校的新生穿着整齐的迷彩装,观看这场恢弘壮观的阅兵,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学生萨尼其尔表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看了阅兵式后更加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正是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

9月3日中午,刚刚看完阅兵式的86岁蒙古族老人云照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作为一名“6次死里逃生”的抗战老兵,云照光对于和平年代有着自己的理解。回顾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云照光感慨:“没有强大革命武装部队打不了胜仗,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打不了胜仗。放眼未来,年轻人更要传承革命传统,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事业,让绵延至今的革命精神山脉长青。”

吉林

鸭绿江畔官兵为国防自豪

本报记者 孟海鹰 祝大伟

9月3日上午,吉林通化市建和社区近百名居民自发来到社区活动中心一起观看阅兵式直播,当电视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大家全体起立,行起注目礼。居民卢光环说:“习总书记的讲话,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我们一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化市江东乡保安村的老党员与群众村民也早早地集中到党群活动中心,收看阅兵式现场直播。当看到英姿飒爽的队伍、排列整齐的战车通过时,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村总支副书记陶立明激动地说:“观看抗战胜利大阅兵,给我第一感觉是震撼。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长春市吉大一院的门诊大厅一角,正在直播的画面,吸引了病人和家属,大家聚精会神地观看,情不自禁地喝彩,似乎都忘记了病痛。

当天早上,驻守在祖国北疆鸭绿江畔的吉林白山边防支队官兵与驻地群众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阅兵式开始。边防大队副连职干事殷卓俊说:“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在爱民固边的阵地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到底。阅兵场上我们精神百倍,界碑旁的岗位上我们也干劲十足。”观看阅兵式的官兵与群众纷纷表示,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自豪。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一种大国胸怀,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更加珍视和平。正因经历过战争的苦痛,我国一直把维护和平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我们共同铭记。该院另一教授陈松友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身对阅兵活动的感受:一是本次阅兵向世界宣告了我们中国铭记历史的决心;二是展现了我国的军事现代化成果,中国人民有能力捍卫70年前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三是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对弘扬抗战精神有着巨大作用,对于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吉林东北亚研究中心沈海涛教授观看抗战胜利阅兵式后,感慨道:“我们深深感到肩上担负的重任,我们不仅要切实履行好培养中华民族年轻一代、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我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和平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好‘智库’作用,切实履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4日 07 版)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9/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