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京举 ..
· 大国五年丨“中国绿”,绘 ..
· 人民领袖|这张交粮凭证 ..
· 千年瓷都”何以青春不老? ..
· 镜观中国丨英雄回家 ..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 ..
· 新华视点丨努力完成全年经 ..
· 新华网视评|坚决打击汛情 ..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详细内容
勿忘“九一八”,致力现代化

勿忘“九一八”,致力现代化

曹鹏程

2015年09月18日05: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九一八”是国难、国耻、国殇。弄清当时为什么失败,也就能明白今日要怎么成功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4周年纪念日。在抗战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下,对于“九一八”的教训,才能看得更深刻。

  “九一八”是国难。早在19世纪末,日本就通过移民输入、经济渗透、调查研究等手段觊觎东北。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曾专门向内阁进言:“如随年积月累,得以移入大量人口,满洲则在事实上成为帝国领土。不仅在以后归还之场合我之利益确定不动,而且或许出现最终不必归还之情况。”这已经把日本染指东北的步骤说得明明白白。

  但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侵略者,永远不会满足以非军事手段攫取利益。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自编自导炸毁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嫁祸于中国军队,突然袭击并侵占了沈阳城和东北30多座城市。这一天因此成为日本大规模武装侵华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正式发动侵略之日。多年来,中国不少学者坚持认为“九一八”事变实际上拉开了二战序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九一八”是国耻。当时多数日本人觉得,对东北实施军事侵略,定会引起两国正式宣战。但事件的直接策划者、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却认为,占领“满洲”中国政府不会打仗。“九一八”事变,可以说是关东军校级军官策划的一场“豪赌”。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事后发现计划竟非常顺利,才马上宣布了支持。

  如果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侵略者也许不会肆无忌惮下去。日军当时在南满铁路驻扎的兵力不过1.7万人,事变后紧急增援,参战者总数也不足4万。而东北留守部队却有25万之多。实力对比不弱,却因上有“不抵抗”政策,下有“不迎战”决策,导致东北不战而失。精神上一旦成了俘虏,等待在前方的就只有耻辱了。

  “九一八”是国殇。东北沦陷,让抗战志士不屈不挠,抗战呼声开始沸腾。杨靖宇被日军逼入绝境时,仍不忘刺醒麻木的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张恨水在《弯弓集》中题诗疾呼: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创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知耻而后勇,国要是没有了,魂要是不在了,即使高大强壮如阿喀琉斯,也难挡射在脚后跟上的箭。

  抗战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涉及资源调动、精神振奋、民心凝聚的总体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这一天就已经正式开始。习近平主席在9月3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胜利的到来是曲折的。无论抗战精神的奋起,还是抗战力量的汇聚“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岁月,都是重要的准备期。

  理解14年的抗战,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反思抗战历史的得失,看清民族复兴的来路与去路。历史学家胡绳说过,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使中国近代化。抗日战争显然与这两个问题都密切相关,解决这两个问题也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识。

  “九一八”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永远的历史之痛,除了当时处于饱受帝国主义蹂躏和压迫的地位,也因为当时的中国尚未形成现代化的资源调动和生产机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政治力量尚未壮大、中国社会尚未完成启蒙现代意识的国民改造。而这些制约,恰恰是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得到改善,使中国能够以一个追求现代化国家的精神面貌应战日本,最终夺取了胜利,也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局。弄清当时为什么失败,也就能明白今日要怎么成功。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纪念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越接近目标,越应该万众一心。把奔向现代化的路途走好走稳,才是我们这一代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8日 05 版)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9/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