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详细内容
茶藕飘香龙虾跳 湖北“云上春耕”忙

复工复产地方策

    茶藕飘香龙虾跳 湖北“云上春耕”忙

周雯 郭婷婷

2020年04月07日07:36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在湖北洪湖连片的藕塘旁,荆州市委常委张远梅唱起《洪湖赤卫队》主题曲,煮起“排骨炖藕汤”;超过2000万观众观看这场特殊的“带货”直播,几十万观众用“拼单”支持湖北农产品——清明节假期中,湖北省11位县区市长为当地茶叶站台,运用直播这一新形式为茶农茶企吆喝。

而在湖北潜江,熊口镇赵脑村村民伊宗善近期每天早上都会从虾田中捞起虾笼,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从水中跃出,“跳”出了田间最美的“舞姿”。

香气幽远的莲藕汤上桌、“滞留”塘中多日的小龙虾起捕、茶农茶企的荆楚好味道卖到各地……湖广熟,天下足。作为鱼米之乡的湖北,农民忙起来,物流动起来,产品卖起来——从疫情寒冬中苏醒的湖北,按下复工复产“播放键”。

把耽误的农时抢回来

湖北潜江小龙虾开捕。(何定科 摄)

3月31日,在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12000亩虾稻共作基地,村民伊宗善正忙着在田间劳作。“捕上来的大多数都是中青,可以卖到20多元一斤。”伊宗善高兴地说,他家在基地有40亩的虾田,除了卖虾,还出售虾苗,希望能赚个好收成,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今年是暖冬、暖春,小龙虾提前出来觅食,品质比往年更好。”赵脑村支部书记赵常洪说,目前村里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田中的虾子已经长得很肥。

赵常洪说,因为疫情,今年小龙虾的价格比去年略低。但复工复产后,大家对后期的销售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为了帮助村民销售,村里主动对接当地加工企业,准备将暂时销售不出去的虾子加工,出口到全球。

3月21日上午,“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迎来一场特殊的开捕仪式。当日吸引超过1亿人次通过网络平台围观龙虾捕捞、检验、分拣、装车、运输、烹饪全过程。“潜江龙虾的特点就是高蛋白、低脂肪、环保、健康、Q弹、美味……”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走进了直播间,热情为小龙虾代言。

关注度有了,但销量仍不理想。湖北是水产大省,连续24年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受疫情影响,湖北省水产品销售一度出现困难。2月初,湖北省存塘鱼约50万吨。小龙虾也不例外。

“此次疫情对虾-稻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虾苗与往年同期相比销量减了近50%,价格降了近50%;物流通道尚未完全打通,小龙虾及相关产品难以快速送至全国各地。”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透露。

为了扩大销路,潜江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小龙虾产品直销到全国各地,目前已开通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46条小龙虾供应专线,日交易量达到400吨。动员市域内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放冷链仓储资源,推行“共享冷库”,以代储、短租等方式共享库容,组织资金及时抢收鲜活小龙虾入库。

“疫情初期,交易中心一度只有6家商户、1台车,目前已逐步恢复到200多户,对外开通46条小龙虾专线运往全国300多个城市。”潜网集团执行总裁康峻介绍。

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小龙虾产业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下,有序复产复工。据介绍,2020年潜江市小龙虾种养殖面积将达85万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7万吨。

“云上春耕”忙

与往年“闹春耕”场景和气氛相比,荆楚大地今年的春耕少了些喧嚣,转战“云上”忙碌着。

眼下,湖北有步骤、渐进式、科学化的春耕生产正在有序进行。手机上培训,网络中备耕;精细化服务,农资代购上门;分时下地,分散干活……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同时,“新式春耕”不误战“疫”,不误春。

3月4日上午一大早,荆门市东宝区贵山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贵山带着专业人员和2架植保无人机,为石桥驿镇象河村9户农民的43亩油菜、小麦承包地喷洒农药。经过20多分钟的安装调试和农药调配,2架无人机相继升空,仅仅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根据油菜、小麦的不同病害防治要求,分类完成了片区农田的农药喷洒。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村民驾驶农机在田间劳动。(陈先瑞 摄)

疫情期间,专家不能到田间指导农业生产,襄阳市襄州区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微信平台群,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有拿不准或诊断难的情况,可以通过视频求助,“坐诊”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出“方子”。

农资是春耕的“粮草”。打通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梗阻,畅通“绿色通道”,湖北优先保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调运。特殊时期,农资配送方式也得以改进,点对点下单、无接触式配送等新探索成为时尚。

依托“云端”平台为农民开展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服务,在线为大棚蔬菜、油菜等作物的管理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多期“战疫情保春耕”农业实用技术直播和荆楚农时课服务,指导湖北省农业春耕生产。

今年湖北将全省早稻播种面积调整到150万亩,较上一年减少50万亩,同时将全省中稻面积调整增加80万亩左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介绍,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的生产调度和储备。目前,湖北省物资储备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全省1625万亩小麦、1549万亩油菜长势较好。

打通销售物流“肠梗阻”

目前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市州的离鄂通道已经打开,但是如何快速精准地找到客户,把当季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成为了一个新问题。

3月30日,黄冈市英山县湖北万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里,公司负责人蒋红奎督促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茶叶。筛制、气蒸、压制、发花,一丝都不能马虎。

“刚刚将100吨出口俄罗斯的茶叶顺利发出,现在又在赶制欧洲客商的订单。”蒋红奎介绍说。厂里四五十名工人全员上岗,每天工作10小时,满负荷运转,争分夺秒生产茶叶,要把之前的损失补回来。

惊蛰过后,气温一天天回升,茶树悄然发芽。作为黄冈首个“四类人员”率先“清零”县和疫情等级低风险区,英山县茶企拉开复工复产大幕,26万亩茶园陆续开园采摘。

在红山镇乌云山茶叶公园里,当地茶农背上竹篓,佩戴口罩,经过体温监测,符合标准的分批入园,拉开间距,错峰采摘。制茶师傅忙着炒茶、揉搓、烘干、包装,茶企聘请的主播现场直播,线上互动为第一锅春茶吸粉……

英山种茶历史悠久,其茶园面积、年产干茶量均位居湖北第一,茶产业也是该县传统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产业。

往年这个时候,茶园茶香四溢,茶厂机器轰鸣;但今年的茶产业却因为疫情变得格外不同。

英山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何青松介绍,春茶旺季即将来临,复工复产也有序铺开,但采摘难、收购难、销售难、融资难等问题,摆在了眼前。

蒋红奎也有同样的担忧。他的公司生产的茯砖茶主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出口砖茶近2000吨,创产值2000多万元。虽然今年春茶上市后订单和往年差不多,但现在世界疫情暴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封闭”,后期的销售也可能受到影响。

为了帮助湖北茶企,各地纷纷行动。3月9日,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就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拿到了60吨茶叶订单。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春茶上市的第一时间,就与湖北6家茶叶企业签订了2020年意向采购协议意向协议,分别从五峰、长阳、恩施采购花茶茶坯500余吨,从荆州、黄冈采购出口茶叶300余吨,采购金额2000多万元,有助于带动湖北茶企复产。

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村民正在忙着抢采鲜叶。(伍功勋 摄)

截至3月26日,湖北省春茶开采面积272万亩,占总采摘面积的73%左右。“随着疫情低风险地区有序解封,春茶采摘难、加工难等问题得到缓解,希望全国乃至世界更多茶商采购湖北茶。”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说,目前向社会公布了471家茶叶生产主体产地、主打产品及联系方式,为供需双方产销对接创造有利条件。

多个电商平台也踊跃行动,推出“湖北农产品特卖”“抗疫农货”等销售专区,免费为湖北农业企业开通基地直播“带货”。

为更好服务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复工复产,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从现在起至6月底,该省农业农村系统“千名干部联千企”,建立了党组成员带头、中层干部参加,分级分层,对口联系服务企业的机制,帮助企业抢抓机遇,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整体合力,助力企业复产达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严冬已过,湖北已醒,鱼米之乡吹响复工冲锋号,荆楚大地不负农时不负春。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4/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