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张燕 )“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与行动力。”8月14日,在华阴市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守护绿水青山”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华阴市人大代表丁新颖的感慨,道出了在场所有受邀嘉宾的共同心声。当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及“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以下简称受邀嘉宾)走进检察机关,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的方式,零距离解码新时代检察力量如何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从案件受理到公益诉讼跟进,每一步都体现着检察履职的严谨性。”活动伊始,受邀嘉宾在检察干警的引导下,系统了解了华阴市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案件办理全流程。干警结合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该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特色做法——无论是秦岭生态修复的专项监督,还是黄河流域水质改善的联动治理,每一项工作成效背后,都清晰展现着检察机关以法治手段守护生态的履职路径。受邀嘉宾在听讲解、看资料的过程中,也对秦岭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战略意义有了更直观、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华阴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向受邀嘉宾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整体检察业务推进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成果。围绕“如何让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怎样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形式”等议题,受邀嘉宾结合自身观察与基层经验各抒己见。有嘉宾建议“加强与社区、乡镇的联动,让检察宣传走进田间地头”,也有嘉宾提出“建立生态案件线索共享机制,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开放日活动主题聚焦民生关切,内容务实接地气,不仅让社会各界更了解生态检察工作,更凝聚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的社会共识。
其中,华阴市人大代表丁新颖的发言尤为恳切。她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受到检察机关在生态保护中的主动作为,希望检察机关能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多到社区、农村走访,主动挖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案件线索,切实解决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建设生态华阴、美丽华阴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对于受邀嘉宾提出的意见建议,华阴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这些‘金点子’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更是改进工作的方向。”该院将以此次开放日为契机,对所有建议进行梳理汇总,逐条研究可行性方案,建立“清单化”办理机制,完善“意见收集-分类办理-结果反馈-满意度评价”的闭环工作流程。同时,将持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凝聚保护合力,真正构建起生态保护“共建共享”的格局。
守护绿水青山不停步,检察履职担当不止步。华阴市人民检察院今后将继续以“生态守护者”的姿态,扛牢检察职责,用更优的工作举措、更高的履职标准,为华阴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