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山
来吧,走进大华山,用心灵触摸华山的美景,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


华 山
心中有多美,图文表不完,相机定格的时光,云里雾里,华山,它依旧坚挺矗立!

华 山
常见山或许会更加爱山,华山,无论晴天雨雪都像是一幅顶天立地的水墨画,以前的画是存在脑海,直到看到了名家笔下的西岳,方知,横空大气排云去,砥柱人间是西岳。
经典推荐
历代名家画笔下的西岳华山
一、明代画家王履
王履以华山为题,所作《华山图册》(每帧约高50.5厘米,宽34.5厘米,纸本,有部分设色,部分为水墨),王履《华山图册》多为华山途中之景,从一进山《第一关》开始,以此为《青坷坪》、《日月岩》、《百尺撞》、《千尺撞》、《苍龙岭》、《避诏岩》等等,时至今日,此景依稀可寻,王履的《华山图册》所绘,山体裸露较多,山顶略有植被,山下多有杂树,山上以松为多……。
山外《华山图册》纸本册页 设色 35.2cm×50.5cm(故宫博物院藏)
二、画家齐白石
齐白石第一次出行去的地方就是陕西,并为华山作诗一首他在《癸卯日记》中写到,1903年3月初,我随同午诒一家,动身进京。路过华阴县,登上了万岁楼,面对华山,看个尽兴。一路桃花,长达数十里,风景之美,真是生平所仅见。
看山须上最高楼,胜地曾经且莫愁。
碑底大残存五岳,树名人识过青牛。
日晴合掌输山色,云近黄河学水流。
归卧南衡对图画,刊文还笑梦中游。
——《题华山图》齐白石
齐白石 《华山图》(团扇) 1903年
三、画家傅抱石
傅抱石创作的《细把江山图画》取材于华山。傅抱石笔下华山雄肆奔放,既表现出“华山天下险”,又不失华山神韵,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 设色 100×112cm 1961年
四、画家何海霞
何海霞先生也是描绘华山的神手。他于1956年随陕西美术家协会赴华山写生,体验到何为“天下之险”。在感受华山之后,他与自然为伍,用自家法,以华山为主题,创作了多幅华山作品。他在不断探索之后,慢慢的将青绿重彩与水墨大笔写意技法相结合,创造了金壁辉煌,气势磅礴的华山美景,引人入胜。
何海霞《华山雄姿 》尺寸年代不详
五、画家石鲁
石鲁笔下的华山是透着华山精神的。他创作的的《华山夕照》、《月下华山》、《华山雪霁图》等作品都成为了中国大写意画的精神典范。
石鲁 《月下华山》140x70cm 1974年
六、画家徐华
徐华曾先后五次登顶华山,无数次被华山美景所震撼。在他眼里华山是中国生命精神的一种象征,华山呈现出的花岗岩山岭、山峰、山脊、峡谷、坪台等地貌,才形成了高低坐落、跌宕起伏的山岭、奇石,如鬼斧神工般的变化莫测,所以才有了华山“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之说。
徐华《云起西峰》 34x34cm 2016年
徐华《万里云天》 34x34cm 2016年
徐华《华山云天孤光》 34x34cm 2016年
徐华《华山日月岩》 34x34cm 2015年
徐华《臂力起天门》 34x34cm 2016年
徐华《白云舒五色》 34x34cm 2016年
徐华《华山瓮峪口》34x34cm 2015年
徐华《石作莲花》34x34cm 2015年
面对华山美景看不尽,只能用画笔意写心情。徐华先生先后创作了《华山写生·十二图册》,此后又写生创作了二十余幅华山作品,诸如《华山峪口》、《华顶青松》、《云接东峰》、《华山下棋亭》、《天边一片云》、《华峰云海》等。
先生认为,画华山其实就是在画自己,而不是华山本身。面对华山,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上去,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华山精神从天降,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