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多彩渭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多彩渭南
白居易结庐同州府

                     白居易结庐同州府

 

 

  在大荔县韦林镇马坊渡村,有一南北走向的长横沙岭,土阜庞大,瓦砾甚多,据说这是《白楼》遗址,流传着白居易结庐读书的故事。

  盛唐时候,古同州作为京畿东部的屏障,交通便利,物阜民丰,是被最早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会文,久负盛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因其妻兄杨汝士任同州刺史,也常寓居同州。

  马坊渡村地处洛河以南、沙苑东端,因唐时为皇家御马监,有船只在洛河来往而称马坊渡。马坊渡附近有一太白池,池周十余里,水波荡漾,莲花盛开,鸭鹅成群;池边杨柳轻抚,花草丰美,垂钓者甚多,是理想的读书休闲之处。为了闹中取静,白居易遂于太白池边修建了一座楼房,名白楼:“地滨沙苑,累建崇楼,北俯漆沮长虹,南面终南沙阜”。

  白楼建成后,白居易非常高兴,曾赋诗告诉亲朋好友、侄男子弟:“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听到白楼建成,文人墨客纷纷吟诗作画给予祝贺,著名诗人元稹有“山入白楼沙苑暮”的贺词。我们可以想象,白楼南对华山、渭水,北踞洛河、同州,东边中条依依在望、黄河如带,西边百里沙苑起伏、芦花绽放;居高临下,满目青翠,鸟鸣之声不绝于耳,文朋不时来访,诗人居楼上就读是何等的惬意!


  白居易寓居同州白楼期间,游历了所有的名胜古迹,留下了不少的诗文佳话。

  大和八年(834年),白居易之妻兄杨汝士任同州刺史(杨家祖籍弘农华阴,属名门望族。杨汝士之父杨宁在长安任职,居住靖恭里,是长安城里有名的“靖恭杨家”,杨汝士文思敏捷,元稹曾评价其诗文“文擅菁华,言无枝叶”,白、杨经常诗文唱和)。暮春,白居易将回渭南下邽省亲,其郎舅二人于同州府衙彻夜抵足长谈,吟诗论文,相互切磋,感情甚笃。次日杨汝士设筵宴请白居易与同州名流。宴毕,杨汝士骑马相送,两人挽辔西行。路旁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桃红李白。两人看不完的美景,说不完的知心话,不觉走出10余公里,来到潘驿店。潘驿店处于沙苑北麓、长安至黄河岸边蒲津关的官道旁,因驿丞姓潘而称潘驿(唐时曾是人口密集的村庄,清乾隆年间设潘驿镇;道光年间改名美阳镇;现为下寨镇潘驿村,美阳镇的石匾现存)。

  潘驿南有一条小溪,溪上架一小桥。要过桥了,白居易酒意犹存,他止住了杨汝士:“兄长,请回吧,不必再送了!”杨汝士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一路当心。”二人拱手道别。

  白居易过桥走了,杨汝士依依不舍,站在桥头张望再三,直到看不见人影才调转马头而回。

  下邽离潘驿村也就10余公里,白居易乘着酒兴执马疾走,不长时间就到了下邽村北。这时凉风习习,白居易酒醒,看到渭河如带,村舍俨然,麦苗青翠,杨花轻飘,榆叶嫩黄,农夫耕作其间,好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心旷神怡,一联诗句涌上心头,回到屋舍,提笔奋书:《别杨同州后却寄》

潘驿桥南醉中别,下邽村北醒时归。

春风怪我君知否,榆叶杨花扑面飞。

  写毕,差人送给杨汝士。杨汝士读后非常高兴,交予同僚共赏。不久,这首诗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同州,传到了长安。

  在潘驿店和下邽村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沟堑,西周时期,洛河从这里流入渭河,后来洛河改道,这儿便成了古河道遗存,人称为“乾坑”(现人们叫干河,在羌白镇白家寨西)。唐兴元年(784年)十二月,朝廷派李元谅与叛军李怀光在这里发生激战。李怀光的部将阎晏占领同州后烧杀抢掠,“官兵败于沙苑”。李怀光后来失败,乾坑遂成为古战场遗迹。

  就在白居易别杨汝士后不久,两人又相约来到乾坑,一来凭吊古战场,二来踏青。当时正是清明寒食,晴空万里,草长莺飞,万木峥嵘,春意盎然,阡陌上红男绿女结伴而游。白、杨一行纵马乾坑两岸,寻找战争后的蛛丝马迹。不远处杏帘飞扬,二人带人进入酒肆畅饮。就在酒酣耳热之时,有侍者飞马报知杨虞卿(杨汝士的弟弟)要来,白居易兴奋不已。原来杨虞卿刚从常州刺史调任京兆尹工部侍郎,曾写信和白居易相约去敷水访古参加诗会。于是,白居易诗兴大发,挥笔而就:《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敷水之期荣喜虽多欢宴且阻辱示长句因而答之》。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闻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乾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白居易在白楼整日迎来送往,吟诗会友。一日小歇后正在煮茶,又想起杨汝士,于是又写小诗一首:《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荫树,斑斑青苔地。

此处置床绳,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

           不见杨慕巢(即杨汝士),谁人知此味。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寓居同州,筑白楼而募文友唱和,无疑给古同州增添了浓笔重彩的一页。

《旧唐书》载:“建立功于北齐,赐田韩城,子孙因家焉,遂移籍同洲。至温,徙于下邽,今为下邽人也。”白建是白居易的高祖,白温是白居易的曾祖。说明自白居易的高祖起,白氏家族就生活在同州府所辖的韩城、下邽(韩城、下邽都有白氏家族墓),白居易在同州结庐学习是不争的事实。白楼盛名之重,源远流长,清代博士马稶土著有《白楼存草诗集》,时隔1100余年,仍被人们怀念不已。

来源/渭南日报    周纪合 王凌琴 华山风骨

【作者: 】  【发表时间:2019/1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