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与今天

2015-06-21 04:2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知行论坛】

  作者:雷钰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向西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符合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全新的地缘政治、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及其凝结的精神财富,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

  丝绸之路源自“秦中自古帝王州”的长安(今西安市),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看,丝路是一条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陆路交通干线,也是东西方之间互利互惠的贸易通道和文明交往的纽带。

  公元一至二世纪,沿着欧亚内陆交通干线,古罗马、安息、贵霜和中国的汉朝自西向东并列其间,国势昌盛。罗马帝国在图拉真统治期间(公元98—117年)疆域最辽阔,把版图扩大到幼发拉底河上游一带。安息进入“反希腊化”时期,回归波斯传统文化,盛极一时。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在位期间(约公元78—102年),国势鼎盛,称霸中亚和南亚。汉朝则成功抗击匈奴,控制河西走廊,进驻天山南路。这四个国家正是通过丝路——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联系起来,这既是张骞和甘英等时代英雄的创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后丝路绵延不绝,把古老的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以及亚欧草原带的游牧文明连接起来,使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不再相对孤立地进行。多元文明不断地交流与碰撞,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对于西方文明而言,丝路的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丝路沿线的商贾通过接力似的贸易,将中国丝绸贩运到中亚西亚,进而远销欧洲。同时,中国的漆器、瓷器、茶叶、纸张、铜器、竹器、药材等日用品,以及桑树、茶树、梨树、甘蔗和高粱等物种,连同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以及缫丝、冶铁、凿井、灌溉等科技精华也传到西方。15世纪后,西方的文化传播和军事征服,在很大程度上都凭借了对这些发明创造以及实用技术的学习、改进和创新。

  另一方面,丝路不仅是中国文化作用于世界历史的主要途径,中国也从中获益颇丰。汉初以来,自西传入的不仅有苜蓿、葡萄、石榴、胡椒、胡萝卜、芝麻等可食植物品种,还有毛织品、玻璃、宝石、香料等物品。此外,丝路是中国人接触和吸纳外来文化的主要通道。到了东汉末年,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后汉书》卷十三《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72页)此当是后来唐都长安“胡化”风气之滥觞。

  尤为重要的是,沿丝路传入的宗教思想,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在两汉之际已传入内地的佛教之外,从魏晋到隋唐,西亚的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也先后传入中国,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波斯的摩尼教,在本土受到镇压,几乎绝迹,但在中国广为传播,九至十世纪甚至被建都于吐鲁番的西州回鹘王国立为国教。敦煌吐鲁番发现的汉文和各种伊朗语、回鹘文的摩尼教文献,与埃及发现的科普特文摩尼教文献一样,都是研究摩尼教向外传播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国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敢于并善于吸取外来文化。

  漫漫丝绸之路,阵阵驼铃之声。千百年来,东西方的多元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借鉴吸收,积淀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而以此作为我国推动与亚欧区域合作的“倡议”,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诚信”的开放理念,沿线各国共同参与,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生机。

  对中国而言,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的象征。对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堪称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引擎。我国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由于起步较晚,相对落后,而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中亚、东欧、西亚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对推进中西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维护国家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调整城市结构和人口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贸联系与文化交流,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借助经济合作的深化,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势必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能源供应。

  对外,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加强中国与中亚、南亚,乃至中东和欧洲部分地区各国友好交流、促进区域合作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开展的务实的、互动的区域合作,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前景广阔。上合组织六个成员国和五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望惠及近30亿人。21世纪的高科技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不断修建完善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等公共设施,宛如古丝绸之路上的现代商队,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终成为共同发展的合作带和命运共同体。

  事实证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首例跨国联合申报成功的申遗项目,成为中国与上述中亚国家合作共赢的最好明证。总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古老丝路的延续,以史为鉴,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开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局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合作共赢,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6/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