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 ..
· 人民观察 | 三个关键词 ..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
· 陕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机暴雨 ..
· 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丝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丝路在线
网络媒体论坛湛江开幕:致力于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2015年07月17日 16:22: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日报网、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湛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网络先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信莲)

    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湛江召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摄影记者 邹中频

    以下是讲话全文: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在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中央网信办 任贤良

    2015年7月17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祖国大陆最南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湛江,举行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这是我们贯彻中央"一带一路"发展大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我代表中央网信办,代表鲁炜主任,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是今年以来最热门的两个关键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沿线国家积极响应,随着各项举措陆续推进,跨国项目接踵落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和活力。

    在"一带一路"不断深入推进的同时,中国互联网也在加速向前发展:2014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6.49亿,互联网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世界互联网大会胜利召开,中国互联网的声音让世界为之瞩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途径。步入第三个十年的中国互联网,让我们更有底气和自信去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

    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网络先行"为主题,是对"一带一路"、"网络强国"和"互联网+"战略之间内在联系的一次全新梳理,对于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说,"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互联网具有的开放、分享的特点和优势,应当成为将"一带一路"上盏盏明灯联通起来的"天网"。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创新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时代赋予互联网人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2000多年前,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当时信息闭塞,没有人知道准确的目的地,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国度,他毅然踏上了西行的征途,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实现了东西方文明互联互通的创举。当今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开发及其利用率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与东南亚、中亚等国家的交往中,信息在引领和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加速流动和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应当着眼经济全球化,配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合作需要,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对接,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上互联网,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跨境信息服务创新发展。中国和"一带一路"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也都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挑战。在"互联网+"计划深入实施的有利背景下,我们应当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让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跨境信息服务产业把中国和沿线的十数亿网民、企业、投资者牢牢地"打包"在一起,形成亲密的互联网经济共同体,不断生成新的消费需求和服务方式,激发区域间的市场活力和潜能,让各个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坚持求同存异,实现互联网共享共治。"一带一路"横跨欧亚大陆,覆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沿线国情、宗教、文化差异巨大,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能力方面,"信息鸿沟"明显。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应当在政府合作的框架和基础上,在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的原则,与当地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对接,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建立起常态化、机制化的对话机制,深化双边、多变和区域间的合作,在深化利益融合、促进互信过程中,达成共享、共治的共识,构建民主、和平、开放、合作的互联网治理体系,让互联网真正造福于各国人民。

    第四,坚持携手共建,实现网络安全新秩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为各国带来福音的同时,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可回避的挑战,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地方极端势力正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和传播,"斯诺登事件"带来的信息安全警钟犹在耳畔,网络安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各国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应当携手合作,开展区域安全对话交流,共同反对少数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上的霸权行径,合作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和恐怖主义在互联网上的威胁,探索建立安全、平等、有序的国际网络和信息传播秩序,维护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作为一项沟通多元文化和众多国家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能否获得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民心能否相通。我们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正是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国家间了解互信、推动文化互融互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同志7月初出席第一届中欧数字合作圆桌会议时提出"要共同建设好网上的丝绸之路,建设好数字丝绸之路"。中央网信办一直致力于统筹推动网络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当好传播者、讲述者、推动者和引导者,一同传播好丝路新理念、正能量。深入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和历史文化内涵,全面介绍建设"一带一路"的政策举措及工作进展,展现中国的积极行动和带头作用。通过有效宣传,让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不辜负时代交给我们的重托。

    一、希望广大网络媒体当好"一带一路"建设的传播者。这是媒体的本职工作,由于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老百姓对中国的发展情况不了解,在开展"一带一路"报道的时候,要因地制宜、"一国一策"地开展策划,多用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方式,多推出可感、可视、可知的新媒体报道。多讲故事,真实客观,从简入深,既要讲老故事,也要讲新故事;既要讲丝路上的历史文化,也要讲新变化;既要讲"中国故事",也要讲"区域故事"、"世界故事",讲好共赢发展的故事,凝聚共识,联通民心。

    二、希望广大网络媒体做好"一带一路"理念的讲述者。目前国际上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大都是积极和准确的,但也有一些国家、媒体发出了质疑和误读。网络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跨国、广泛、快速传播的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中,围绕质疑声音和国际关注热点开展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阐释好"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丝路精神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全面反映各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现状及利益诉求,化解歧见,排除杂音,把"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愿景传递给全世界。

    三、希望广大网络媒体当好"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的推动者。中国的网络媒体应当加强与亚欧等沿线国家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媒体间的合作,在内容互换、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业务培训上加强互动,联合开发新技术、新应用,共建网站、移动客户端产品,共同举办网络论坛、媒体协会、采访活动,既致力于现在,也放眼将来,建立起多元、长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开拓媒体间互联互通的合作新局面,促进各国媒体友好交流,推动共同繁荣发展。

    四、希望广大网络媒体当好"一带一路"民间交流的引导者。在移动化、社交化时代,网络媒体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十数亿网民,网络媒体要携手合作,同向发力,积极设置议题,组织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吸引他们参与,调动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为"一带一路"建设凝心聚力,筑牢民意基础。

    同志们,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之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在我国互联网企业与网络媒体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先行"必将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开辟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

    最后,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作者: 】  【发表时间:2015/7/1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