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5-11-21 10:14:16 编辑:王秋阳 作者:张洪滔
2015年11月17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星河湾酒店盛大举行。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张宏科,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陆柯仑,西部电影集团副总经理赵平,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优军,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秦汉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大赛组委会主席杨占文,秦汉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辉等领导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
大赛征片近500部
9项大奖揭晓,《守陵人》获最佳影片奖
大赛甫一启动,便受到丝路沿线地区及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到涵盖15个丝路地区、国家的300余部电影短片,近200部动漫短片,活动新闻被央视一套《朝闻天下》等央视新闻栏目连续报道6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电影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等100余家媒体报道350余次。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36部影片最终突出重围,冲击大赛金驼铃奖(含提名奖)。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团,从主体内容、创意性、技术难度、人物塑造、画面、剪辑、音乐等多方面对这36部影片进行专业评审。
最终,《守陵人》获得最佳影片奖、《光影人生》获得最佳丝路主题奖、《如果你知道》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清华东路35号》获得最佳导演奖、《邻居家的小提琴》获得最佳摄影奖、《兔哈的苹果》获得最佳编剧奖、《新墙头记》获得最佳动漫奖、《桑洼》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妈妈不在家》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
此次闭幕式暨颁奖典礼还有一大亮点,大赛组委会在颁奖典礼现场提供10个免费展位,集结陕西省内各大影视、投资公司,进行影视项目展示,为影视工作者提供职业交流平台。
作品形式多样质量高
一大批青年新生力量涌现
此次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对青年朋友们无门槛敞开,征片不限时长,不限类型,不提技术性高要求,让爱好影视的“草根”青年们有了一展才华的绝佳平台。
参赛者有出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艺术学府的专业学生及教师,也有就职于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文化音像出版社、媒体等相关单位的从业者,还有不少在做好本职学习工作的同时仍执着追求开发自我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影片体裁包括纪录片、剧情片、动画片、实验片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喜剧、爱情、动作、恐怖、悬疑、动画、音乐等,不一而足。还有中国青年和韩国、罗马尼亚青年合拍的影片。而影片长短、类型也不限制,入围剧情片时长最长的超90分钟,而最短的仅7分钟。
专家评审团表示,此次征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总体征片质量高,能将故事讲得流畅、主题多样、格调较高,还能将配乐、剪辑、镜头运用得很好。
传承丝路精神
秦汉新城深耕文化产业
据介绍,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是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陕西会场的重要活动之一。大赛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由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西部电影集团、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主办。
大赛持续约3个多月,子活动精彩纷呈。通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电影周等活动,以优秀的影视作品为媒介,在广大群众中传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校原创影像巡回展等活动,将优秀的青年影片送到高校学生中,激发其对影视的热爱并进行创作。期间举办的“丝路青年师从百年剧社,交流传承秦腔文化”活动,外国留学生学秦腔素材被纳入中央电视台国家宣传片《一带一路》。同时还开展“百名青年影视人才培养计划”,招募有创意、有思想的影视人才,通过业内专家系统培训与引荐,实现对影视从业者和爱好者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人及项目的推介与落实。据最新消息,该计划已招募了100名优秀青年,颁奖典礼之后,这100名青年将赴北京进行系统学习。
业内专家表示,“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以电影为纽带,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加强青年间交流,鼓励扶持青年创作,是文艺活动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典范。
新丝路青年影像大赛是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首次与专业机构西影集团联合举办的影视专业赛事。秦汉新城有着丰富的秦汉文化资源,在成立初期就确定了“文化之城”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深耕文化产业,2014年引进了惠普中国等国际知名数字文化企业,其业态与西影的电影后期制作将产生紧密的合作。本次赛事的圆满举办,是秦汉新城推动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华商网 张洪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