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 中德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在 ..
· 十年春华秋实 五维 ..
· 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举行第四 ..
详细内容
石俊荣|回不去的故乡

石俊荣|回不去的故乡

 2018-04-04  石俊荣

      1

母亲坟上的迎春花已经开了,父亲坟上的迎春花也开了。

父亲母亲去世后三个春节,我都回家去过年,在我的心里,父亲母亲仍然在,不过是走出村子,住在了地的那头。父亲用过那个夹镰还挂在窗台上,静静地,也就是他割草回来挂的地方。母亲那把磨得已经没有棱角的铜钥匙,依然能够打开木柜上的锁子,还有她珍藏的那些衣物和小零碎。母亲三年过后,我回去少了,即使春节也没有回去了,平日里,没有亲戚的红白喜事什么的,也都没有理由回老家了。

老家院子的大门经常锁着。杂草长起来的时候,我哥和我四大会经常去清除,一年四季院子是整洁的。

无聊了的时候,我会打开手机的监控,几百里之外盯着屏幕看老家院子,有时候,成群的鸟儿落在院子吃东西。有时候,风把门帘吹起来,在空里晃来晃去。花园里玫瑰花开我能看到,还有夜半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我家的院子。

每次回到家里,无论春夏秋冬,都去父母的坟地里烧点纸钱,供点随手带的食品,磕个头。

人的生死,也就是一层土,跨过一层土,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从地上的院子到地下的院子,另一个世界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离开村子的人,祖祖辈辈也就是这样,张三走了李四走,李四走了王五走,只不过在村外的地下安了家,不再打扰地上的人。还在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些乡亲,就是村里的活化石。

母亲在世时,跟父亲说:“我要老在你头里,你老在我头里我怕你吓我。”

父亲脸上浮现出微笑:“人死如灯灭,啥灵神都没有,你一满都不要怕。”

母亲又说:“我老了不想躺在棺材里,我觉得那里面捂的难受。”

父亲去世后,安葬的那片地叫老陵豁,母亲的墓也在旁边。秋天的午后,母亲一个人提着笼去那片地里摘绿豆,休息的时候,顺便拔掉父亲坟头的野草。

几年之后,母亲走了,也静静地躺在了父亲的旁边。临走留了一个包,叮嘱是自己攒的棺材钱,她不愿意拖累儿女。


 

      2


母亲1941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林家村,外爷扛枪上了战场,外婆后来给母亲说,在一个寒冷的深夜,外爷敲开家门,放下两块烧饼就走了,从此渺无音讯。兵荒马乱,生活困苦,外婆把比母亲大两岁的儿子寄养在邻家,抱着半岁的母亲扒上火车离开家乡,茫无目的一路朝西逃难。

外婆最后来到了陕西白水县最北边的地方,生下我两个姨,没有几年,第二任外公因病去世了,她又改嫁到附近的村子。母亲的舅舅曾经一路寻找,找到了他妹妹,在村子外,悄悄说带着外婆回河南老家,但是外婆丢不下三个没有父亲的小女孩,没有踏上回河南老家的路,两年之后,外婆身染重疾,与世长辞,孤独地埋在村子的沟畔。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母亲病了,一家人把母亲抬上铺好被褥的架子车,母亲紧闭双眼,我们姊妹围着架子车低声抽泣,父亲拉着架子车,跨过村里正在放水的小渠一路向东,去纵目医院。

去纵目医院要翻两道沟,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把母亲拉着架子车上沟坡的。纵目医院是在纵目乡政府所在地,重要的是,小姨夫在乡上一个单位干事,小姨也去照顾。距离我二姨家也得翻一个沟,我二姨也去伺候。

我们家里孩子多,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二姨和小姨经常接济我们,偶尔会背一包馍送来,逢年过节还借给粮食,我们家里有事一定会想方设法借些钱给我们。那时候,两个姨家就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尽管他们也算不上温饱,但是他们家里有吃的,还有书籍,我们姊妹假期最喜欢去他们家,能好好地吃几顿饭。

母亲大病初愈后不久的198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两个姨去河南寻亲了。她们很想找到当年她母亲留在邻家的哥哥。外婆在世,受到欺负伤心悲痛的时候总是流泪抱怨,说要是带了哥哥出来,她也不会受气被欺负。外婆去世很多年以后,她们姐妹三个凭着记忆给河南老家写信,写给了她们的舅舅家,在河南省长葛县南席公社曹碾头大队,这个地址小时候已经刻在我们的脑海,联系上了舅舅家的三个儿子,是母亲的三个表哥。母亲出发大概二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夜已经深了,我们兄弟姐妹都睡着了,传来了敲门声,是母亲从河南回来了。

全家人都激动得爬了起来,母亲背了一大包各类旧衣服,还有几把落花生和几疙瘩大蒜,我们一边翻衣服,看谁能穿什么,一边听母亲兴致勃勃的讲老家的事儿。说老家的粮食很多,落花生和大蒜丰收了,村子外面的池塘里有鸭子游来游去,还拿出了一张在河南的合影,让大家在煤油灯下看了又看。

说完,她又说老家人让多呆一些时间,可是她想娃娃了,不能在河南多呆。那时候,坐车要到几十里外,日夜颠簸和奔波,也不知道半夜她们是怎么走回来的。

 


     3

2012年十月,我们兄弟仨带着母亲再次去河南寻亲。

我很小的时候,总以为外婆的家乡条件一定很差,一定比我们沟壑纵横经常食不果腹吃水都困难的南却才村差,到了南席镇曹碾头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里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比我们的村子要好很多很多。

我们在曹碾头村口给母亲拍照留念的时候,一个个村民围了上来,听说母亲从陕西千里寻亲,村民们争抢着指引母亲表哥的家门。

母亲的三个表哥两个已经不在世了。二表哥、我们的舅舅李喜旺83岁了,他精神矍铄,见到亲人的那一刹那,三十多年不见,俩人紧紧握住了手,母亲叫了一声“哥”后,泪如泉涌……

那是一个彻夜不眠的夜晚,他们说了很多话。

次日中午,在舅舅李喜旺的带领下,母亲和我们去距离曹碾头村只有几里路的鄢陵县柏梁镇林家村,83岁的舅舅跪在一位93岁的阿婆面前,这位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听到母亲来寻亲后,老泪纵横,外爷和外婆她都知道,但是后来的事情她并不能说多少。

一位85岁的老人回忆了一会儿后,说了外爷和母亲失散哥哥的小名,“原来的宅子早就成一片树林了!”老人细细地端详着母亲,瞬间,老人声泪俱下:“跑这么远寻亲人,不容易啊!如果不嫌弃咱屋里穷,你随时就来,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母亲又是放声痛哭。


     4


外婆和母亲遥望老家,跟我漂泊在路上一样。

我不能再回去干那些活了,路边已经没有翻倒要我扶的庄稼车了,村边没有需要我吆耕种的地了,锄地的人越来越少,南峁没有人向沟上背石头了,西沟那些割草、挖药和砍柴的小伙伴也都无踪无影了,镰刀已经生锈了,犁和耧挂在墙壁上……

人生就像蒲公英,被风吹到哪里,就在那里发芽,生根。

 

【作者: 】  【发表时间:2018/4/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