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丝路情韵》网, 网址:www.siluqingyun.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丝路要闻    魅力西部    国外风情    丝路在线    丝路头条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丝路论坛    军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声秦韵    东盟在线
光影华山    今日华山    人文华山    山水华阴     驴友在线    文化在线    红树林影视   财富人生    企业家风彩    景点推介    旅游世界    军旅在线    杏林风景    农业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检察    西部法院    资源与环保   历史名胜    历史典故    传奇故事    历史名人    艺术精品    社会万象    旅游文化    传统工艺    奇石根雕   民间艺术
华阴政法      摄影家      风光摄影      人物摄影     书画长廊    名人书画      综艺在线      小说       散文       诗歌       剧本      杂文随笔      纪实文学    生活百科
 
   □ 丝路在线
· 第四届消博会丨创新消费融 ..
· 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贷利率又降 ..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 ..
· 油价6连降 ..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 ..
· 2023海内外河南商会会 ..
· 中德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在 ..
· 十年春华秋实 五维 ..
· 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举行第四 ..
详细内容
背馍上学的日子

                                         背馍上学的日子

                         (雷道平)

  背馍上学,这是50、60后几代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与话题。那种情景总是历历在目,令人难于忘怀。
背着馍布袋在阳光下的小路上踽踽独行,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泞泥中忽然滑倒,馍布袋重重地摔在路上,那苞谷馍四离五散遗落在泥水里。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学,学校离家很远,就得背馍。背馍成就出了一个一个的大学生、师范生,他们都成了吃商品粮的公家人。然而经过了四年的背馍日子我仍然没有跳出家乡的围城。我又以一介农民的身份苦苦飘泊了好多年,企图混出一个体面的样子来,但是多灾多难的我始终没有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站到众人面前。 
  1976年冬,快要初中毕业的时候,传来小道消息说明年的高中升学要进行统一考试招生。于是我想法设方借来了各科的书籍和资料,夜以继日地复习功课,准备在中考时放手一搏。可是升学时还是采取了推荐的老办法。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我推荐到民办高中。在班里我的学习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为什么把我陷落在无望的深渊?我的心一下子从头凉到了脚。那所谓的民办高中全部教师都是我初中时的老师。那个年代时兴“走后门”,好多同学通过关系都进了公办高中。我没有那些关系和背景,只能眼巴巴的望着。1977年就在那无望的陷阱里来回折腾。到了1978年我的恩师孙仙文老师从我们的兴乐坊学校调进了华山中学,我才有了机会进入公办高中。从此我背馍上学的日子开始了。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我就一次背够一周的苞谷馍。天冷的时候苞谷馍冻成了冰碴子、冰蛋子,掰都掰不开,怎么能泡到碗里去?从开水炉打来的开水到了宿舍就成了温水,于是就喝一口温开水,吃一口冻成冰的苞谷馍。吃完了,地面上掉下了一堆冰郎块子。等天气慢慢热起来,馍就发霉、发黑、长白毛,这可怎么吃?总不能扔了,要是扔了,就连喝西北风的份儿都没有了。于是我把那霉霉馍掰成碎块放在碗里,弄到开水炉一遍一遍地用开水冲淡霉味,然后就囫囵吞枣般吞下了那碗难忘的煎水泡馍。后来恩师孙老师看见了我的窘迫景况就让我把苞谷馍存放在她的灶房里。一但馍发霉就给我在锅里蒸一下。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一家五口人盛了面条以后就让我把苞谷馍泡在面汤里,那面汤里总有许多的面片和菜叶。有一次星期六吃早饭的时候,我一看没有苞谷馍了,就向孙老师要一个馍,赶巧老师正在发面蒸馍。没办法孙老师就到华山荣军休养院对面唯一的国营食堂买了几个馍拿回来给了我两个。
  在华山中学最后一学期的时候,根据我的学习情况我决定回到家乡兴乐坊初中重新考高中。1979年我终于考上了华阴县岳庙重点中学。我人生第二次背馍上学的生涯又开始了。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可以说是贫困至极,实在经不起我这样三番五次的瞎折腾。但是我已经铁了心。我对家里的最低要求是只要背够一星期的十六七个苞谷馍就行。我的身体瘦小,每天泡两个半苞谷馍就能吃个大半够。也不能吃全够,吃够了,就要断顿!断顿了,就要挨饿!什么辣椒啊、咸菜啊全都是奢侈品。食盐也经常断供,没盐了,不吃也能行,不会影响肚里饥。后来班里有同学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可以到华阴饭店餐厅饭桌上那个小瓶里捏一撮盐!为了一撮盐跑五六百米去偷,不划算又丢人,我最终没有干。不干,就没得盐吃!
  有一回星期五,只剩下一个苞谷馍了,早饭吃半个,午饭吃半个。到了星期六也好搞,喝了一大缸子盐开水,再上两节课就能回家了,回家了就能吃饱成神仙了!当我背上书包走到教室的那一刻,肚子里“叽哩咕噜”,头发晕,眼冒花。在这危难时刻我想起了好朋友卢宏文,他在岳庙中学隔壁红军院里住。多亏了朋友的那三块柿面饼子救了我的性命,我终生难忘。通常情况下我的衣兜里不名分文。有一天母亲给了我一毛钱,并说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能花!又是一个星期六,我从家里背来的苞谷馍又没有了。我决定消费这一毛钱。于是整了整衣衫,洗了把手脸,出了校门沿着太华路向华阴饭店走去。是我人生第一次进华阴饭店。吃什么?囊中羞涩的我在饭店餐厅寻思了许久,最便宜的麻食菜都要两毛钱,买两个馍还要四两粮票。我想用一毛钱买一个馍,而那售馍员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走来又走去、徘徊又徘徊!真想变成一个乞丐、变成一个疯子,弄上他半个馍!可是我不能,我还得保持一个学生的优雅姿态!餐厅的角落有一只水桶,我想那里面一定有谁扔下的吃不了的馍块或馍片,当我的目光飘向那只水桶或者垃圾桶的时候,骨子里仅存的那点穷书生所特有的高傲与优雅瞬然间崩溃了。我为了保持那读书人的高傲与优雅最终没有去捡拾那根本不存在的乌有。我不知道自古以来的书生们为了这一口馍都受了什么样的做难,但我十分清楚那些先贤们都曾遭遇了常人难于忍受的屈辱和磨难。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装了一布袋母亲刚刚蒸的苞谷馍和一点食盐,骑上我的自行车向县城岳庙中学飞奔而去。隆冬的狂风呜呜怪叫,沙子满天飞舞,沙土弥蒙了整个天空。路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当车子行驶在柳叶河石拱桥上时,突然一阵旋风卷来,把我连同车子一下卷到河边的芦苇塘里。那塘里尖锐的芦苇茬刺破我的手指,刺伤我的膝盖,刺烂我的馍布袋!被刺开肉皮的手指顿时血流如注。又一阵风吹来,沙子吹进了我的眼睛里。我就用带血的双手揉眼睛,霎时手上、脸上、身上都沾满了鲜血,我成了一个血人!这世界上还有哪一位诗人在遭遇了这样的景况之中还能潇洒的写下如曹植那样的千古绝品?我没有那样的才华让我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但我最终还是写了一首长诗《生命的恋歌·风中行》发表在《华山微风》上。
  1981年高考我落榜了。可有一点我的心里一直记着,我的高考成绩单上语文是85分,政治是89分,我想我荒废了四十年以后重新拿起笔能够写出这样文章都与我牢牢记住这个“85分”和“89分”不无关系。高考以后我又来到了华阴夫水中学补习。那个时候大孩子和小孩子坐在一个桌子上一同上课一同考试是常态,我与那些比我小五六岁的同学又一起坐在教室里向我们理想的目标冲刺了。兴乐坊的家距离夫水中学只有五里路,我的吃饭压力基本小到了零,随时都可以回家取馍。学校烧开水是用一个很大的铁锅,每天两顿饭时都给学生蒸溜那些苞谷馍。你想吃几个馍,就用网兜儿装好了放进那个大笼里。不愁发霉,不愁长毛,不愁风干,热热火火的,吃起来又甜又香,令人回味无穷!那苞谷馍都是从家里背来的,可我觉得好象我们是在夫水街食堂里吃饭呢!闲话少叙,吃了苞谷馍咱就说正事。语文、政治老师都是老牌的老师,我对那两门课程轻车熟路,那个数学老师讲的课我也听不懂说些啥。语文课还能给老师提些建议,数学课好象在听梦。唉,难怪三番五次地考不上。最终1982年的高考我还是没有考中。我们这几个60年出生的老孩子们基础太差还心高气盛,考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这次高考的失败彻底终结了我上大学的美梦。考试结束一年后的一天,我去夫水街上集碰见了我夫中的语文老师李本仙,他对我说,你的语文、政治分数是夫水考区第一名,这么好的文科成绩为什么不报考文科而考理科?事已至此还能再说什么呢?我只能淡淡一笑了之。从此我带着一种不甘心的念头奔入滚滚红尘东打西拼,飘流四方。
  白白的背了四年苞谷馍,曾经的梦想在寂静无人的夜晚会悄悄地掠过我记忆的海洋,使我多多少少对所走过的道路有了反省和深思。老天爷似乎要把所有的磨难让我一个人来承担,正当我在生意的路上雄心勃勃,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大病把我陷入了十八层地狱!出院后,开始学走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开始学说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说。已经成了一个病人,还能做什么呢?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那个馍布袋,想起了我那个未圆的大学梦,我又想起了张海迪、保尔·柯察金、勃朗宁夫人,似乎眼前一片明媚,一条金色的阳关大道正等待着我走下去!似乎我又背起了那个沉重的馍布袋,行走在喧嚣纷杂的世界,也似乎背上了一种责任、一种负担。我要把这种责任、负担变为动力,时时激励我努力奋斗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实现我学生时代未圆的大学梦。

(作者:雷道平,华阴作协会员。

【作者:雷道平】  【发表时间:2022/3/1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和谐陕西网 铜川慈善协会 渭南文物旅游网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际日报 中国检察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公安 中国文物信息网 太华索道 陕西 西部法制报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08634号-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国·咸阳        电话:131-5212-8066       传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均来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