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澄城检察)一次看似寻常的交友,却撕开了网络诈骗“精准围猎”大学生的黑幕。近日,经澄城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澄城县人民法院对一起虚构身份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进行开庭审理。被告人钱某伪装名校学生身份,骗取被害人钱款30000余元,最终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
案情回顾
大学生小刘在网上交友平台匹配到自称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的钱某,两人从未视频或见面,仅凭文字聊天便萌生了好感,钱某以“原生家庭创伤”话题迅速博取小刘同情和信任。随后,钱某以父亲重病需要手术费、重病不治要火化需要丧葬费、自己心理出现问题要割腕自杀等为由索要钱财,深陷同情的小刘不仅掏空奖学金账户,甚至透支花呗额度,直至自己再也无力承担,且钱某一直拖欠还钱后,才幡然悔悟。
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钱某是社会闲散人员。其资金流显示,诈骗所得均被用于网咖、夜店、酒店、KTV等场所的消费。在面对办案人员的讯问时,钱某仍态度恶劣地说:“我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也不想下苦,就想着骗人来钱快点,骗到钱后就没想过还钱,你们把我关起来吧。”
检察官寄语
屏幕背后的“完美人设”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诈骗剧本,网络交友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轻信未经核实的悲惨遭遇、不透露个人财务信息、不进行非见面转账。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助人虽善但要守住底线,若遭遇持续索要钱财等情况,请立即保存证据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