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5日,华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鲍明侠,发改局副局长马龙做客《环境热线》,就华阴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及民生方面的话题与听众进行交流。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文旅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华阴新篇章。
2025年重点工作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大力实施“山下留客、工业突围、城市提升、乡村振兴”四大行动,笃行实干、克难攻坚,全力抓好12项具体任务。
一是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二是年内落地重大文旅项目不少于1个。三是扎实开展月度攻坚行动。四是力争园区标准化厂房达到10万平方米。五是招引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少于1个。六是支持医药企业扩能蝶变。七是加快推进城市引水排水工程建设。八是规划建设1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九是改造提升华山景区旅游道路。十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一是打造10个“千万工程”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十二是打造一批“与华相宜”农业产品。
2025年十件惠民实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在广泛征集、前期会商、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华阴实际需要,并经华阴市第十九届四次人代会议票决,确定了十件2025年惠民实事。
一是建设华山集中供水工程
二是完成2025年电网改造项目
三是建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二期改造项目
四是物业管理达标创建行动。
五是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
六是华山景区旅游道路沿线供热建设项目
七是完成2025年“保回迁”项目
八是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九是打造华阴品牌文体赛事活动
十是新增充电桩150个以上
完善和保障民生工作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严格落实各类稳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启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用好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持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力,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同时,严厉打击和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等政策,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重点突出“一老一小”,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托育服务业,健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敬老设施改造提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大病保险覆盖面。深化殡葬领域专项整治,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加快建设第六幼儿园、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公寓楼,改造提升岳庙高中、华山中学,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全力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深化健康华阴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紧密型县域医联体建设成果,加强市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供给,推动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非遗传承和历史文物保护,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体场地和设施供给,举办文化惠民演出100场次以上。
发展的问题和短板
最现实的压力:重点税源增收乏力,新的税收增长点不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资金需求点多量大,财政“三保”任务日益艰巨。
最突出的短板: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园区支撑不够有力,乡村振兴任务繁重,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均衡。
最根本的考验:部分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进取意识、专业能力、工作作风还需磨砺。对此,将直面问题,采取务实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对此,有八方面具体措施:一是坚持项目引领,增强发展动能。二是坚持文旅融合,壮大首位产业。三是坚持量质齐升,建链延链补链。四是坚持强村富民,加快乡村振兴。五是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六是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功能品质。七是坚持绿色低碳,厚植生态底蕴。八是坚持源头治理,维护大局稳定。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在项目建设上,主动争取中央预算内、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及时报送、全力争取,积极做实做好前期工作,谋划好重点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契合度、转化率、成熟度。聚焦79个重点建设项目,强化要素保障,严格执行专班推进、全程调度,确保9月底前所有项目开工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加强各项规划衔接,确定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时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二是在工业经济上,扎实开展入企问需活动,“一企一策”解决困难问题,稳定骨干企业产值,支持汇海亚森、可林乐稳产拓销,力促博华制药、锦前程等医药企业扩产提升,实时跟踪拟入库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加强培育、深入挖潜。以罗敷工业园区为承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集群辐射能力强的链主企业,促进更多优势产业聚集发展。
三是在消费活力上,紧盯暑期消费旺季,高质量策划各类节庆促销、展销活动,紧抓添活力、促开放、稳经济“五个一”活动(一月一赛事、一月一演出、一月一班列、一月一招商、一季一美食推介),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扶持一批营业收入高、税收贡献大、就业人数多的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成长性快的服务业企业,全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四是在安全生产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领域风险,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实做细防汛备汛工作,持续抓好森林防灭火、燃气、城市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建设工程、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